问答详情 回答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
培训首页 > 少儿素质培训问答 > 初三语文:挑战一模,做好五方面

初三语文:挑战一模,做好五方面

初三语文:挑战一模,做好五方面

588浏览 2013-04-01

  • 满意回答

  •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初三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又在奋斗中迎来了一季春暖花开。正在备战“一模考试”的学生,该如何有效复习,才能打赢一模语文的攻坚战,从而为中考语文的成功夯实基础呢?
      一、了解中考动态,吃透近三年来的无锡中考试题。
        近三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在试题结构、内容和题型、题量方面,基本变动不大 (其中2012年卷散文阅读减少至四题)。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文联句”和“作文”五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课内词语和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外古诗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表达与交流。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用心研读近年来的语文中考试卷,总结规律,找到差异。于细节处感受出卷老师的匠心独运。比如,2011年试卷中选择题第四题考查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2012年试卷中则变化为考查短语类型与上下文的衔接。这两题都实现了检验语法知识的目标,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语文试题的灵活性与丰富性。总结这两题的规律,我们应该知道:语法知识必须学到位!同学们,类似的规律性与差异性,你能自己找到并分析一下吗?希望大家都做个有心人!
        二、狠下工夫,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作为历年中考题型,读音、书写题和诗文联句题目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熟读熟记《语文能力训练》中相关知识,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必须联系字意记字形。比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中“萋萋”是“草茂盛的样子”,自然该是草字头;又如,“濯清涟而不妖”句中“濯”是洗涤的意思,“清涟”是指“清水”三个字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部相同。这里不多举例,希望同学们在记忆时苦干加巧干。同时,平时抄写古诗文时要用规范的正楷字来书写。基础知识当利用好一切零散的时间,做到时刻“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三、多读多背,扩大古诗文知识储备量。
        对于课内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复习,大家应加强对六册语文书中课内文言文语段(尤其是讲读课文)的复习背诵。复习时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以期能够大程度地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迁移,实现文言知识的灵活运用。
        近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是人物故事型语段,字数通常在280-330字之间。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知识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内容的丰富性的重要体现之一,所以我市多年来一直把文言虚词的使用作为考查点之一。希望同学们能在一模前熟练掌握《语文能力训练》中所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做阅读时,一定要多关注文言虚词的存在意义。
        文言文阅读的另一大难点在于文言实词的掌握与理解。这就需要同学们把课堂上老师补充的文言知识与自己的以往所学尽可能地融会贯通。老师每讲解一篇文章,大家都应该对重、难点的实词进行详细的笔记梳理,课后多读多背。这里,尤其要关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如:一词多义,《王翦将兵》中出现两个“谢”字,“因谢病”“始皇见谢王翦曰”,根据语境,两句中“谢”字的意思是不同的,分别取“推辞”“道歉”之意。同学们一定要在老师的讲解中加强积累,自己做课外文言文时也要习惯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扩大知识储备量。
        此外,同学们应对模拟训练卷中出现的上述文言现象进行细致独立的思考,再结合老师的讲解,形成自己的文言文知识体系。至于文言语句的翻译,除了关注文言词语的使用外,还要注意《语文能力训练》中涉及的四大文言句式。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
        关于古诗词赏析,同学们可以把老师平日训练的诗词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如田园山水类、羁旅思乡类、怀才不遇类等等,从中揣摩一定的解诗思路。当然,若你想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生活雅趣的人,那么,请在床头放一本《唐诗宋词》吧。每天大声朗读一点古文化精髓,相信对你的内涵和气质都会有所提升!
        四、把握“考点”,细读精做培养阅读语感。
        中考卷现代文阅读部分通常分为三大块,即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不在你的脑子里,只在原文中”。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一模前的阅读训练中,大家要致力于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初读文章时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重要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我们平时做练习卷时,哪怕用时长些,也要精细的阅读文章。接下来,带着问题读文章。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和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如,同学们认为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尝试着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无论读什么体裁的文章,我们都要精读、细品,多思,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并牢记答题要领,切忌盲目,以期能在有限的训练周期内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这里,老师尤其要强调关于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的常识性知识和常规性题目的答法,大家一定要在一模前的专项训练中掌握到位,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五、重视写作,提升作文质量。
        作文分数占到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尤其大作文的分数层次差距很大。从现在算起,到一模考试仍有一段时间,同学们应该好好把握这段机会多读书看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并感受别人文章的语言魅力、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甚至文章的深度。因此,同学们在训练中,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同时,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此外,“生活”未必一定要去实践,我们读书看报,也可以从别人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世界的五彩斑斓,从别人的言行举止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让我们笔下的文章更富有“自然主义”的生活气息。
        而面对考场作文必须在一定的“格子”内舞蹈的特点,老师认为,同学们应从现在起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常有同学走出考场发现自己作文走题了,却回天乏术,如果能在认真审题后,列好提纲,明确文章立意,写下核心事件,并在事件关键处勾勒几笔优美的词句,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这样看着提纲写作,作文的流畅性会更好。另外,书写也应重视。我班上的学生,到现在仍然每天坚持练字本上写三行,既不多占用时间,又收效特别好。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愿同学们继续练好字,写出一张漂亮的语文答卷 。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端正积极的学习态度、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一模前的语文复习,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清重点、难点,有所侧重。相信只要辛勤耕耘,你一定会在语文的天地里收获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

    以上内容来自:江南晚报

    2013-04-01 1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