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聆教育
置顶
该校与厚学网暂未合作,平台不保证课程的真实有效性,如有侵权等争议,请及时与厚学网联系处理

一号难求的“学习困难”门诊 真能让孩子一举变“学霸”?

15 2023-07-04 14:15:03

学习笔记

“学习困难”原因多样,治疗能恢复部分孩子学习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开设“学习困难”专科诊室已近三年,对于近日“学习困难”门诊突然火爆,该医院心理科主任朱大倩直言:“一方面可能加深‘学习困难’孩子的病耻感,使他们不愿意看门诊,另一方面会使本没有问题的孩子挤占有用的资源。”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存在“学习困难”?朱大倩指出,“学习困难”并非医学术语,而是指一个“结局”,需要通过专业流程判断它是值得担心的医疗问题,还是家长老师的过度焦虑。“我们会通过跟家庭访谈了解孩子发育里程碑是不是达到、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度怎样,了解‘学习困难’持续的时间,以及对孩子的功能造成了多大影响……如果是值得担心的疾病问题,还要做核磁共振、脑电图、神经心理的标准化测验等。”

对于“‘学习困难’门诊能让孩子从学渣一举跻身学霸”的传言,朱大倩表示“要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习困难’”。她解释道:“如果孩子本身学习能力没有问题,是心理精神障碍导致的‘学习困难’,我们帮助他解除了情绪方面的问题后,本来的学习能力就恢复了,学习自然而然就会好。另外,如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智力水平是在正常范围内,大概70%的孩子都能受益于药物治疗,注意力集中了,学习也会变好。”

谈及“学习困难”门诊如何帮助更多有这方面需求的孩子,朱大倩认为关键是“慢慢把这个学科扩张开来”,比如:和学术研究机构彼此交流学习、深入小学建立医教合作关系。“但有一些家长始终认为孩子有能力只是‘不愿意’,不接受孩子是‘不能够’,因此对孩子打骂批评。”朱大倩补充道,“这个是最困难的事情。”

“学习困难”需医教协同,分步骤作业、百科阅读等可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困难”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关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研究者、快书包创始人徐智明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学习上的问题,可能不是因为解决不了的病理性因素,更多的是内驱力或者学习能力的问题。但很多家长会通过诊断把它往病理上靠,这样就觉得自己没有责任了。”青少年学习心理专家、学习治疗创始人、宋少卫的研究生专业就是“学习困难”,他赞同“医教协同”是大势所趋,但指出要避免“过度标签化”。

宋少卫从2003年开始提出了“学习治疗”概念,指出可以通过对孩子“学习系统”的训练和调整来进行“学习困难”的治疗。他和团队为有“学习困难”的30名孩子做过集体的调整训练,通过布置分步骤作业逐步培养孩子的信息收集、原理应用等能力。例如,a作业只需将所有已知条件收集齐全,b作业是在此基础上思考这道题所用的原理,只有完成a作业才能去做b作业,只有完成a、b作业才能做c作业……一个学年后,这个班从学生全校倒数30名变成了排名第一的班级。

徐智明通过和大量家庭的交流,归纳出许多孩子是“读不懂题”“读错题”导致的“学习困难”,而这些家庭无一例外都是在做“亲子共读”。他提示,给孩子念书、讲书只片面地锻炼了孩子“听”的能力,应该“在小的时候大量引入百科阅读,锻炼精准信息的识别能力、各种文本符号的阅读能力”,这样在课业学习上的问题就会比较少。

不可滥用门诊诊断,盲目给孩子贴上“学习困难”的标签

随着学习成绩越来越成为评判孩子成长的重要指标,“学习困难”门诊被一些家长视作能“毕其功于一役”的不二法门,但徐智明认为它“有点被滥用”,他表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预判特别高,当孩子出现一点点学习上的迟缓或不适应时就带孩子去做诊断。“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渐进的爬坡过程,还是应该在孩子的学习能力、内驱力、自主性上多下功夫,父母们要多承担起自己该尽的责任。”

宋少卫从科学的角度作了阐释,认为家长不要盲目地下结论:“量表筛查很多都是家长和孩子凭主观填的,而且给孩子贴标签可能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即使孩子学习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家长也要能科学地去理解,比如写反字的孩子恰恰进化程度更高、知觉恒常性更稳定。”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心聆教育
热门课程 全部课程

热门动态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

立即申请
刷新
图形验证
关闭
>>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