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社科文献出版社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 :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与2011年统计数据相比,留学回国人数增加8.67万人。1978~2011年,中国共送出了224.51万留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占全球总数的14%。自2008年开始,我国出国留学学生人数保持在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据推测2013年留学回国人数将继续攀升,到2017 年将达到110.64 万人次。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有将近50%的留学者归国后 ,不仅学业没有精进,个人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成为海带(海待)和海参(海剩), 究其原因,关键是准备不足,难以跨越语言、学习和生活的障碍。出国留学是一个巨大的跨越,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课程体系、不同的生活环境等,对任何人都是严峻的挑战。
海归就业难 关键是准备不足
留学认为:学生和家长们更应理性的认识到,出国深造是一项带有前瞻性的教育投资,出国前一定要认真做好规划,除了在考试成绩和语言成绩上下功夫之外,还要更“远视”些,在跨文化交际、自我规划等方面也做好积极的准备。 能否掌握跨文化交际,跨域语言、学习、和生活的障碍,是成功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不鼓励不适合或不具备一定适应和学习能力的学生盲目出国!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交际行为,就交际的种类来看,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群体)间的交流。认为个体的交际能力体现于个体在特定场合中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交际双方共同点减少,差异增多,交际难度增加,影响有效交际的变量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世界观、价值观等。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出更为具体的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够处理社交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
跨文化交际能力 成为成功留学的关键因素
曾在美国留学的韩景平先生介绍说:“刚到美国时候,他因为沟通障碍很长时间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但出于强烈的想改变自己的意愿,他想方设法的了解美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一些热心的美国同学邀请他参加很多的Party,带他去当地的一些社区参加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和当地的老人、儿童交流攀谈。逐渐的,他对美国社会的文化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几年下来,受环境的熏陶,他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也慢慢被同化了很多,举手抬足间都俨然一副美国人做事的格调。现在回想起来,他说这应该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过程吧。如今, 他已经在一家美国公司任中国区市场总监职务。
相比之下,他身边不少缺乏他这种经历的同学,却没有他这么幸运,很多留学归来,留学经历不仅没有给他们镀金,甚至连国内就业也成了问题,成了人们眼中的“海带”。 对此,韩景平深有感触的说,如果出国前,能在国内学习到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或许自己成长的会更快些。
“比如,德意志银行就要求刚从大学毕业的员工要有跨文化学习和工作经历、善于学习和实践的中国留学生竞争力很强。”布莱克默尔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雇主除了需要职员拥有一纸文凭外,更期望职员具有职业发展规划管理能力、沟通与社交交际能力、可转移的技能、工作经验、创新能力和商业敏锐度。
“中国学生虽然具备良好的书面交流能力和研究能力,但缺乏交际能力、主动性、可靠性和忠诚度。”对于如何提高留学生就业能力,布莱克默尔建议,中国孩子在跨文化学习和工作经历方面应该主动一些。
零点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将新时代归纳为“全球化建设的时代”和“大文化传播的时代”,他认为,留学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目前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问题,新一代留学生要将自己打造成跨文化的人才!
做国际汉语教师 可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文部主任刘乐宁在北京世界汉语教学学会20周年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汉语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在美国常春藤等,汉语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目前美国大学和中学都在开辟汉语课程,汉语老师需求量增大。留学生在美国教美国人学习中文,无疑对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
其实,汉语热已经不局限在美国, 据门统计,目前海外有1亿多人在学习汉语,许多学习汉语的人数以50%甚至更高幅度在增长。预测,到2013年底海外学汉语的人数将达1.5亿。汉语教师的缺口在500万以上!对外汉语教师严重缺乏!持有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具备系统的教学经验的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备受中文学习爱好者的青睐!
相关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群体中,很多是一边准备雅思托福考试,一边学习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课程,即希望作为出国留学的职业储备,同时也想以此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成功留学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