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小伙伴跟我抱怨,上半年五月份,考题出的偏,她信了之前那个XX学校老师给押的题,结果一门都没有通过!现在该怎么办?还该不该相信了?
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有一些考生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看书,还有一些考生家务繁忙而歇不下来看书。但是究竟如何对待?
1、大家都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无论是捷径,还是“笨”功夫。无论哪个老师,还是辅导资料,我们共同的准则是符合考试的规律。投机取巧和探求规律是不同的,首先要明白的是,我们坚决反对投机取巧的方式。
2、心理咨询师的规律多来自于的总结,不符合规律的或预测都不是可信的。
3、规律分为常规的和轮番的,对于常规的应该是必须掌握的,对于轮番的应该谨慎预测。
4、常规和轮番的预测方法是不同,常规题应该从历次及练习的重复率角度分析,如同期和近期;而轮番题目的预测则应该从历次所反映的典型题目的总结来分析,往往隔几次之前的题目容易变型再出题。
5、要考虑出偏题和次要点的可能,要注意教程的基本熟悉。
6、处理好与练习之间的关系,很多练习不一定在重点范围内,符合重点的题目才是有益的练习。
7、有范围不见得好答。对于二级考生要特别注意这点,二级如果没有正确的思路和角度,单纯就内容而答会出大错的。即按照三级的方法回答二级的问题根本不行的。
8、正确对待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看做复习的一部分,即核心和重点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放在更大的范围里,或融合到整体的教程中(如果没有融入教程,选择题会想不起来,其他题目会想不全,这些要充分理解认知的规律,即整体的标题对于内容的搜索的引导和回忆的重要作用)。
学习和考试本身,是一个很精细的事情,尽管需要捷径,也要做必要的基础,也要有重点层次,也需要防范“风险”。如果是想确保某科通过,就应该认真地聪明地对待。
同时,对于有工作经验的考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有益的地方,并注意谦虚地补充新的理论。
当然,不是谁都可以根据来复习的。
对于过去有自己很好学习习惯的考生好不要变化;
对于刚刚接触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考生也不要。
是一把双刃剑,是一个风险极高的“杂技”,一定要谨慎,的目的在于了解考试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去复习,从来不是只要把老师给的题目做好就能万事大吉。
请联系网站,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便捷、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