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这个话题向来是两边走,一边主观因素主导的“尽量不复读”鸡汤派,一边是客观因素主导的“能提升就复读”得失派。在小编看来,复读这个话题,两边永远分不出一个胜负,但是如何选择,还是要自己决定。
2021高考,恐成“最难高考”
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不少2020届高考生错失复习良机,很难已完全的姿态面对高考,所以2020年高考又被称为“最难高考”。2021高考临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2020高考并非“最难”,“最难”的高考,可能是我们即将面临的这一场……
时间推移,各省市的2021年高考报名工作陆续开启,与此同时,堪称 “最强对手”的复读生们又双叒叕再次引发了家长们的关注。面对2020年的高考情况,2021年的新高考模式下,复读生到底有多少?
复读生的数量从来没有一个官方数据,只有个别省份会公布相关信息,但也足够我们作为参考。今年全国共有19个省份公布2020年高考人数,我们以河南数据为例进行对比,2020年河南省参加高考人数115.8万,而2017年高中入学只有69.6万人,意味着2020年河南高考将近46.74万人是复读生,复读生比例竟达到40.36%。
另外,据某数据机构根据往年报考人数与复读人数的比例预测,约有150余万2020年高考的高分考生选择复读,也就是说,2021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面临额外多出来15%的高分考生竞争。再加上2021高考命题新规的颁布,这对应届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今年复读生的数量增加,无疑加大了应届高考生的压力,并且这些压力不是一星半点。毕竟与应届生相比,复读生的应试技巧、心理素质、知识掌握以及抗压能力等都有优势,正因为这些优势,使得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高分段往往被复读生所占据,同时因各批次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提高,很多应届生被拒之门外!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鲁迅先生: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随着高考时间越近,很多高三考生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同学都变得焦躁、不安,有几个同学产生了放弃本年高考,次年复读的想法。
在古代行军打仗时,最忌讳的就是在开战前“惑乱军心”。同样在高考前就轻言放弃的话,那么产生这个念头的同时,也就预示着失败的到来。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故事我们学了很多遍,不可否认心中有无退路,会影响到我们剩余时间的复习状态、考试状态,因此影响成绩,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自己的成绩处于什么位置?今年的高考现状又如何?自己在今年的大洪流之中,能否存活下来?这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所在!
如果自己成绩拔尖,有充足的信心,那肯定是冲的越高越好,但是如果想就靠这一口气去“创造奇迹”,那还不如踏踏实实的选择复读!
复读,是一种选择,是给自己再战一次的机会,没有人可以剥夺。但所有的机会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复读不仅要付出青春、时间的代价,更是一次精神打磨,胜者可以涅槃重生,败者却可能遍体鳞伤、一蹶不振。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适合复读,家长和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做出判断。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无论什么原因,要复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考生自己的强烈愿望
考生不满现状,不满足现在的层次,不满意院校、专业,愿意通过复读进一步改变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是考生自己的期盼,不能只是父母的愿望。考生不愿意复读,在父母的压力下勉强复读,这样的复读效果是最差的。
二、对复读目标清晰
所谓目标清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你要考哪一个层次的哪些院校和专业;二是你的实力距这个目标有多大距离,是否能够实现。目标合适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如果期望值过高,和自己实力差距比较大,复读一年的效果不会很好。
三、对失败的原因清晰
高考失利、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每个人与每个人的情况又都是不同的,毅力、恒心、韧性、克服困难的勇气等等。无论是什么原因,考生都要对自己做认真科学的解剖、分析。自我分析过程、自我解剖过程就是看病、诊断过程,而复读过程就是治病过程,只有诊断正确,治病才能有效。
四、吃得苦中苦
高考是考生人生中的一次严峻考验。高考不但是知识、智力,更是心理。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要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三一年是学生十二年学习中最艰苦、最劳累的一年。你有没有毅力再苦一年?再累一年?你的心理品质、心理承受力如何?一旦选择复读不能后悔、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底。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复读生时所有的苦,只是为了往后人生少点苦,复读时的苦,终会变成那年夏天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