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人:徐老师 :177-4996-3675 咨询QQ:2918-059-228
公司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街道江南大道35号(响水路渝能汽配城旁边山河大厦四楼)
汤包是以面粉、酵面、猪肉、蟹黄、蟹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道汉族特色小吃,以汤多为主要特点,老少皆宜。以“小巧、皮薄、馅大、肉鲜、味美、汤汁充盈、清香利口”而著称,与小笼包系出同门。比较的有南京六合的龙袍蟹黄汤包、江苏靖江的蟹黄汤包和江苏淮安的文楼汤包等。但浙江新昌将馄饨也称作汤包。
汤包,顾名思义,是一种包子,但是里面是有汤的,和小笼包的区别在于,汤包比小笼包稍大,而且更注重汤的味道,有些汤包还做成用吸管来吸里面的汤汁,馅味和皮味可能要稍好一些。
有关汤包的发明,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传说当时京口(即江苏省镇江市)的渔民为了祭奠孙夫人,效法诸葛亮发明馒头故事,用蟹黄包肉馅做成汤包,以代替祭品。
上海汤包的特点:做工精细,小巧玲珑,皮薄,馅多、虾肉、蟹肉,不论是哪一种馅,都咸淡适中,口感极好。每一小笼内一般放十个汤包,用松针铺底,不粘皮、又清香,端上桌后,观其形、闻其味,食欲大增,咬开皮,包内有少许油水,故称“汤包”。
龙袍蟹黄汤包是南京传统美食,明、清时期已经享有盛誉。其特色是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
龙袍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南京市六合区常年举办龙袍蟹黄汤包节,盛况空前享誉海内外。
龙袍蟹黄汤包是以母螯蟹的蟹肉、蟹黄,新鲜猪肉为主料加以鸡汤、多种调味品制成馅料,再用面皮包制而成。本品皮薄馅大,汤汁浓厚,味道鲜美,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喜爱。
历史典故
蟹黄汤包是六合龙袍的美食一绝,龙袍蟹黄汤包已有140年历史,相传曾为朝廷贡品。其始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相传乾隆六下江南时逢经龙袍,品尝了乡民们特地为其制作的以蟹黄蟹肉等为馅的包子以后,龙颜大悦,连声赞美“好吃、好吃”,乡民们也受宠若惊,便称此种包子为“乾隆汤包”。清朝末年,划子口街道的陶戟师傅创办了“太平春饭馆”,继承了乾隆汤包传统工艺并对包馅进行了再加工,佐以多种配料,使汤包味道更佳且更名为“蟹黄汤包
咨询人:徐老师 :177-4996-3675 咨询QQ:2918-059-228
公司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街道江南大道35号(响水路渝能汽配城旁边山河大厦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