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照系隔离
孩子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表面来看,只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其实与环境息息相关。比如说,网络成瘾表面上看是自身的原因,但实际上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一系列环境因素造成的,不管成瘾与否,实际上根本的问题是孩子人格发展的不完善,心理素质较差,挫折耐受力较低,对生活缺少珍惜之情,对父母缺少感恩之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缺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最后在无奈的情况下逃避到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因此,孩子和种种不良行为是孩子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孩子的各种问题行为和表现其实就是他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家长、教师、同伴等”。我们辅导的基地选在一个偏辟、安静的小学校园里,半个月的强化辅导中,没有指导人员的批准,父母不准与孩子通话,孩子也失去了网吧那样嘈杂的环境,在这种氛围和环境下,打破孩子的一切幻想,使孩子心里处于明显的劣势,道防线崩溃,安全感丧失,此时孩子在无奈的情况下开始面对现实,遵守趋利避害原则,态度发生暂时转变,即处在态度的依从阶段。老师灵活运用了“灵魂风暴法”,使孩子感悟到了丢失了很久的自我,逐渐回归了孩子的信心和希望的种子,重新在久以荒芜的心田发芽。教官通过鼓励、辅导等方式,从心理上激发孩子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军事化管理,提升心理品质
1、目的是通过军事化管理可以的改变和构造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迅速的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
(1)首先来到我们这的学员都要学习本中心的管理制度做到服从命令,听众指挥,令行禁止,从起床到熄灯,从吃饭到穿衣,叠被子我们都会给他们一个规定的时限来完成。
(2)在军事化辅导中我们首先从单个军人训练开始,“坐”“立”“行”训练,如军姿、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跨立与立正等等一系列的动作使每个学员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2、军事化管理有利于的构建新的集体和团队,本身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提升心理品质。
(1)在每个学员都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后,对他们进行逐步的进行整体
合练,如跑步、齐步、正步、班的队列动作(集合离散、单兵出入列、队形变换)等等。
(2)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来考验我们学员的毅力,增强我们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如a、长途拉练,我们选择了将近40公里的路程来组织夜行军,当学员疑问此行的目的,等走完结束,自然会知道。b、紧急集合,让他们在一片漆黑夜晚,大家都在酣睡之际,随时有可能出现紧急集合,让学员感受到刺激与紧张c、散打、战术训练等等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员良好的军事素质,也增强了体质,训练了敢打敢拼的精神。这一系列军事化管理和训练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个人潜能,让他们能挑战自我,自我。
(三)消耗能量,清空垃圾,安全退行。
首先,通过艰苦的体能训练和消耗,体内有益激素,打开筋胳,使机体处于活跃状态;第二,在辅导过程中,教练不断制造事端,有意激惹受辅者,让孩子情绪暴发,达到心里能量有效宣泄,清空体内心理垃圾,使心理能量安全退行,为下一步的辅导打好基础。
(四)新价值体系的灌输和建立
通过前两步的准备,灌输和建立新的价值系统。针对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家庭背景,设计各种问题,如男人的标准是什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何以一种成熟的心态面对父母的错误?
(五)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
1、团体辅导是适合青少年的辅导形式,它通过构建一个团队,培养集体与合作精神,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通过全体参与、体验、分享和领悟,触到孩子心灵。每一次主题活动都使孩子发生一次“刻骨铭心”的改变。
优点:
(1)它以游戏和活动作为辅导目标的载体,不仅形式上易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更能有效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被引导状态,逐渐实现辅导目标。
(2)团体辅导不同于简单说理的辅导方式,不是试图去改变孩子的认识,并通过认识的改变达到行为的改变,通过实践证明:说理来改变认知
是困难的,甚至是孩子反感的方式,退一步说,即使能够改变认知,也不一定能改变相应的行为改变。
(3)团体辅导的优势正在于首先是行为和行动上到位,通过游戏和活动中的行为自然的明白和领悟其中的道理,通过“身体力行”达到深刻的、长久的领悟。
2、团体辅导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孩子的心理本质、心理潜能,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特点发现孩子独有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个别辅导的目的就是深化和进一步巩固提升团体辅导的效果,同时有针对性的解决孩子个别化问题。
(六)学员流水作业进行互动交流
通过流水作业的形式评选学员毕业。学员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斗志,对中途进来的学员起到了模范带头和激励的作用,中途进来的学员对新来的学员起到心理暗示作用,增强了彼此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身为同龄人互相交流、互谈感受,成为心灵上的朋友,从而得到友谊、尊重、自我满足感,成为辅导上的竞争对手,日常生活中的好朋友,激发斗志,提升自信心。
(七)设置奖罚系统
不断制造事端,通过擂台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斗志,并抓住契机寻找突破口,进入心理咨询。
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在训练中,经常会有偶然发生事件产生,此时抓住契机,进行现场心理咨询,入营的孩子通常要经过以下几关的挑战。
关:迷彩关
辅导的学员要求身着迷彩装,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穿这种衣服。通过奖励,只给表现好的学员配穿,这种激励的方法,激发了每个孩子的斗志和表现欲,使他们争先恐后表现自己。
第二关:父母关
我们现在的孩子,对父母不是心存感激,而是麻木不仁,不是知恩图报,而是恩将仇报,父母为孩子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孩子则认为这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针对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中心设制了一道关卡,即让孩子列出了父母的十大罚状,否则不能过关。从心理学原理来看,与人们发现极其荒廖的生活,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通过这种方法,逼迫孩子面对自己的内心,开始反省。
第三关:答疑关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困惑的阶段,每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迷茫、躁动,在心理学上,把这个时期的孩子称为“晕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性和依赖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独立意识增强, 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和干预,否则心理便产生厌烦的情绪;对一些是非曲直的判断,有强烈的表现自已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的结论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从父母那里找方法、途径和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力,父母的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
2、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出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子。在心里,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龄不足、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及知识的局限性,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过大,易做傻事、蠢事,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幼稚性。
3、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父母的平等交往,他们渴望别人和自己一样敞开心灵来对待。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们的这处渴望得不到释放的对象,又由于自尊心,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了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心理。
4、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独力性、成人感出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的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难以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网络游戏满足了孩子的所有心理需求,即可以实现自己,也可以逃避对现实的不满,还可以交朋友,甚至赚钱,针对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中心设计了答疑解惑关,要求用现实的方法答疑解惑,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意识到原来别的孩子和自已有一样的心结,经过相互勉励、相互探讨,再经由心理老师的指导和提练,孩子们不知不觉的成长了,脸上也有微笑了。
第四关:关——社会情绪感染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其他方式引起其他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
1、双向性
感染者和被感染者可以相互转换,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
在较大的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
3、接受的迅速性
在感染你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拓展训练进入第六天、第七天,针对认知行为的改变,我们设置了一些有相对难度项目,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争取过关了。批准过关的孩子给家中打。此时,老师抓住有利的时期,运用他的“灵魂风暴法”,使孩子们更加心潮起伏,心情极为复杂,悔恨、歉疚、痛苦……随着里的一声“爸、妈——”已泣不成声,家长从里传来,“星星,你终于喊我们了,我们的女儿长大了”此情此景,对那些没有批准打的队友,是一种心灵的历炼。他们同时会联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种种好处和自己所犯下的种种错误,痛定思痛,被批准允许通的孩子和没有被批准的孩子情绪相互感染,哭声一片。通过这样的情绪激发,犹如泄洪,为下一步的辅导做准备。
第五关:写信关
通过前面的铺垫,在第八天、第九天让孩子静坐反省,把这些天的感想用
书面方式表现出来,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只顾满足低级快感的孩子,根本没有丝毫时间来反省自己,在这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静观内省自我的心灵深处,通过“我是谁,我为什么来里,我将来是谁?我会变成什么样?”哲学式提问,激发孩子内心深的情感,启迪孩子的智慧。
第六关:出营关
本校通过流水作业、毕业生提前出营、落后生留级等制度,形成一整套体系,在毕业生出营那天,毕业生必须要过的关口是:每一个学员、教练和老师包括父母知内都要向他提出一个不针对性的问题,如果答不上来或者回答不好,就会取消出营资格。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逼迫孩子认真思考。此时此景,是孩子和父母互动的佳时期,父母可以通过孩子的表现惊讶的发现自己原来这么不了解孩子,自己的孩子原来非常;而孩子也惊讶的发现原来父母是这么的爱自己,自己和父母太缺少沟通,太不理解父母。
第七关:让孩子找回真实“自我”,学会感恩
在我们的眼中,不认为谁家的孩子有“好”与“坏”之分,到我们这的孩子我们都认为是“好”的而且是聪明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正确的去面对走了一些“弯路”,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把他们扭转过来。
(1)通过体验生活,组织短期打工、勤工俭学,在一些比较艰苦的环境中让他们去体验,特别是一些富裕的家庭孩子提供了的生活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只有通过努力,通过劳动才会有收获。这样的劳动虽然辛苦但是他们都很愿意去做。同时也不是每一个行业都规定他们去做,在勤工俭学中我们使每个学员真正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我们要告诉他们“只有尊重他人,才是对自己好的尊重”。
(2)同时我们使每个学员做在家从来没做过甚至没有看到过的事,如:野外生存,大到种菜、翻土、小到洗衣、做饭、叠被子等等一系列的大小工作,在没有优厚条件下还要做好,何况在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后,每个孩子就基本找回自己所需的。
(八)毕业仪式
1、每位教练根据每一个学员的特点向即将毕业的学员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通过灵魂风暴法,迅速启迪孩子的心理,引发孩子哲学式的思考触及心灵。
2、空中飞人游戏,通过这种心理游戏,学会信任与被信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和交际能力。
四、行为强化巩固与跟踪随访孩子的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庭,孩子的位老师也可以说是终生老师是家长。因此,变化了的孩子,必须配以变化了的家长。由此,在后期的两个月中或者说在孩子整个的成长过程中,由中心派专职人员对家长的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以深化孩子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中行为的良性循环,并通过学校及时沟通的方法,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掌控。孩子们的未来在学校(基地)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人格的塑造、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后期的强化巩固,跟踪随访尤为重要。家长、中心的教练(或咨询师)、学校的老师要以百倍的热情接受他们,关心孩子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孩子们与社会的种种交往。要和孩子们多谈心、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各种需求与爱好。中心的教练(或咨询师)要定时不定时的经常(或)家访,多与家长或学校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的信息等(发现问题多与中心联系,回访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见《跟踪回访表》),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态度从依从、认同、直到内化以至升华。培植稳定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身心健康,融入社会
通过本学校的辅导,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静化,人格受到了熏陶,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重新的认识与提高。孩子们恢复了自我,无论是心理上或生理上
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作为家长、学校或社会应以博爱的胸怀,接纳他们的回归,融入社会。使孩子们拥有良好的心态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