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连红叶教育
置顶
招生热线:400-800-2178

学校地址:大连沙河口区福佳新天地D座702室;西岗区鞍山路长春花园

咨询师的人格特质要求

1973 2017-02-18 09:54:25

学习笔记

咨询师的人格特质要求 

(一)敏感性和洞察力    能及时地觉察和感知他人的观点、 情绪、 需求和意愿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可以从来访者的言谈举止中敏感地抓住问题所在, 能敏感地观察到来访者在治疗中的表现, 并觉察与其外在表现相对应的内在的愿望、 心理状态以及关系模式。

(二)价值中立心理咨询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价值观念的沟通,因此咨询师需清楚地认识到咨询师的价值观是如何影响咨询活动的,从而很好地建立完善健康的价值观体系。中立性态度就是要求咨询师在情绪、情感以及观点等方面不可固执己见,不要随意迎合求助者的情感或观点。[3]人的言谈举止千差万别,究其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心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价值取向。我们是不可能希望或要求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相一致的,这显然也是毫无道理的。

在咨询过程中,如果我们持某种观点态度,也许我们就会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考虑问题的参照点,或是以某一种固定的价值取向作为判断是非的参考模式。如此,也就会对求助者的个性特点及所持有的观点进行评论或指责,从而失去了中立性态度。丧失了中立性态度,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 咨询师试图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改变当事人, 而不是以当事人的价值观为基础, 实际上就是咨询师把自己的价值观有意或无意的强加给了当事人; 二是, 当事人对咨询师产生对抗情绪, 而这种情绪只会导致咨询进程徘徊不前, 咨询师无法在更深的层次上了解当事人, 因为这种对抗情绪已经把咨询师关在了当事人的心扉之外。中立性态度是咨询师得以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了解,从而有充分可能,建设性地提出适当处理办法的前提。中立性态度还可以增强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感,便于咨询关系良好、正常的建立。

(三)自我开放特质。由于咨询过程是咨访双方心灵互动的过程, 建基于彼此的信任。 所以, 在辅导的过程中, 强调的是咨询师和当事人同在, 这不仅要求当事人去探索内心的感受, 也要求咨询师愿意自我开放。 如果一个咨询师本身就是自我封闭的, 不愿意开放自己, 这会使得他只以技术的身份出现在心理咨询工作中, 而把自己的反应、 价值观和自我摒弃在治疗工作之外, 这种咨询只能是一种贫乏的咨询; 可以说, 自我封闭的咨询师只能制造自我封闭的当事人。

一个接纳自己、 欣赏自己的咨询师愿意接纳当事人, 愿意向当事人开放自己, 与这样的咨询师进行交流的当事人不会感到自己是被排斥的, 不被信任的, 自己并不是无二的, 不再是孤立无援的。 此外, 咨询师的言行举止还会影响当事人的反应模式, 其地位也使得他成为当事人行为模仿的榜样; 自我开放的咨询师给了当事人一个重新选择角色模型的机会, 开放的咨询师更能促进当事人的自我开放, 从而更好的与当事人一起探讨当事人的内心, 建立积极的治疗关系, 有效地促进当事人的成长。

(四)健康的心态  心理治疗者和大多数来访者一样生活在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 问题和麻烦,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们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能在咨询以外解决自己的困难和冲突, 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 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那些情绪不稳定、  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 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

(五)爱心和奉献精神,  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是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者突出的人格要求。心理咨询和治疗者应具助人之心,这种爱心在医患关系中创造了一个安全、 自由、坦诚、 可信的气氛, 给来访者以温暖, 才能接受来访者的各种正面和负面的情绪, 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为人排忧解难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 是难以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其成效的,甚至有时付出超常的心血而回报率却很低。所以遇到一时难以解决, 或长期治疗和咨询成效不大的患者,咨询者和治疗者更应具有奉献精神, 持之以恒,对患者一如即往。

(六)人性观的自我知觉  不同的理论, 基于不同的人性观, 对于建立怎样的咨访关系有一定的影响。持不同人性观的咨询师对咨访关系本身的认识和运用处理各不相同。在咨询中, 咨询师和来访者不是一种关系, 而是平等的, 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不能将他们的知识作为秘密或者故作神秘, 因为来访者的改变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平等关系。咨询师以接受的方式耐心倾听来访者的经历, 这样来访者逐渐知道怎样接受自己。当来访者感到咨询师对他们的关心和认可时, 就会开始看到自己的价值, 当来访者感到咨询师的真诚时, 就会撕下他们的伪装并真诚地对待自己和咨询师, 积极的改变就有可能发生。

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在从事咨询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人性观有一定的自我知觉,了解自己的人性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自己的理论偏向相一致的, 并且在咨询的过程中, 对来访者的人性进行“澄清”, 因为来访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人性观会对自己的心理有影响。此时咨询师与其探讨人性观时, 应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人性观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如有必要, 咨询师也可以为来访者提供不同的人性观作为参照, 让来访者自己做决定采取怎样的人性观来提升或原有的人性观, 使自己的人格更完善, 生活更和谐。但一定不要有意无意、直接或间接地把自己的人性观或自以为适合来访者的人性观强加给来访者。总之, 对心理咨询师而言, 其人性观往往会很自然地被带进与来访者的关系中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因此, 需要咨询师对人性观有一个的认识和把握, 因为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是在参与一项直接或间接地左右他人人生的严肃事业, 需要每一位参与此项工作的人非常认真和投入。

(七)个人成长意识。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 由于长时间面对前来咨询的当事人, 无可避免的会在情绪上受到消极的影响, 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自身情绪的郁结, 如果这种郁结的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和排除, 就会影响到咨询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感到自己被掏空了, 撕裂了, 也就是体验到心力的耗竭, 甚至产生职业倦怠。专业耗竭往往和心理咨询师自身的修养和理念有关。

有些咨询师虽然有熟练的咨询技巧, 但在个人理念上却对自己要求过高, 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 如我一定要能处理当事人发生的任何危机, 我一定要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4]等等, 这些咨询师往往忽视的是自身的成长, 总是给自己添加很多压力和责任, 甚至把咨询变成咨询师的整个生活, 这些行为的结果只能是咨询师丧失对自身能力的肯定, 产生消极情绪, 并将这些情绪带入到咨询过程中, 对当事人产生负面、 消极的影响。 所以, 咨询过程中的成长不仅包括当事人的成长, 也应包括咨询师的成长,这是咨询师应明确具备的一种意识。 另外, 咨询师对自己在咨询中的作用要有合理的理念, 因为任何人都不是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的, 咨询师是凡人, 也有自己的需要, 也有要解决的问题, 也需要不断的成长。 

在咨询过程中能否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心理咨询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决定咨询工作的成败和效果。

请联系网站,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便捷、省心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大连红叶教育

免费提供问答解答,帮您轻松解决难题

热门课程 全部课程

热门动态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

立即申请
刷新
图形验证
关闭
>>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