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推、拿、揉、摩等手法治疗疾病,这些手法十分强调补与泻,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选择不同的治疗部位( 多为穴位) ,通过手法与穴位的结合,达到温、热、寒、凉等不同的治疗作用。
小儿推拿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几百年来历久不衰,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
以家庭、社区为重点,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普及方式。
开展儿童早期发展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人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小儿推拿:是纯绿色疗法;
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副作用,增强孩子
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
教会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小儿推拿方法以及小儿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让学习者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调理小儿体质、防治小儿疾病,达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使儿童健康茁壮成长的目的。具体内容包括:
1、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理论及“望闻问切”方法;
2、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推拿基础知识、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
3、小儿健脾、保肺、安神、益智、助长、明目等保健推拿方法;
4、小儿常见病的中医辨证方法及推拿治疗等;
《幼科铁镜·推拿代药赋》进行了如此的类比 : “寒热温平,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用推即是用药,不明何可乱推? 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具体说来,小儿推拿具有如下基本作用:
补虚泻实
穴位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补之则气升,泻之则气降,补泻兼施则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因此,在小儿推拿临床中,须先采用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在辨明病症的五经归属及虚实寒热后,再采用或补或泻、或温或清的手法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与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
补泻是两种不同治法,是针对虚证和实证分别采用增益( 补) 和减损( 泻) 的方法。早在《内经》中就有“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的记载。中医认为,“虚”指人体基本物质精、气、血、阴、阳等不足及脏腑、器官、组织某一功能低下; “实”则指体内停留和积蓄着不该停留和积蓄的物质,如六淫侵袭及痰、饮、宿食、瘀血、浊气等邪气有余及脏腑、器官、组织某一功能亢进。
对于虚证与实证的治疗,《内经》制定了“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在这一原则与方法的指导下,中药以其四气五味可以达到或补或泻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