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机构一般对于新生学员的要求是3-9岁,这个时间段孩子都还没开始接受义务教育,为什么要让孩子这么小去学习看似很难的珠心算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珠心算教育是怎么教学的。
珠心算教学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0--9数字的初步认识了解,第二个阶段,实际拨珠训练,第三个阶段,模拟拨珠训练,最后是脑中拨打算盘。
那么这些课程又有什么实际依据呢,与幼儿的大脑发育有什么关联?又是如何开发儿童潜能的呢?
0----12幼儿的认知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3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知觉和动作的分化。
第二阶段:前运演阶段 (3---7岁)
在“前运演阶段”已有基于表象的表征系统建立,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已能靠具体形象进行思维。思维尚未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及传递性。
第三阶段:具体运演阶段(7-- 12 岁)
最主要特征是它的具体性,已开始具有逻辑推理能力。但是这时的逻辑推理还要依靠具体的事物作为支柱,否则儿童会感到困难。
② 思维已具有守恒性。
③ 思维已具有可逆性
④ 思维已具有传递性。
⑤ 经常出现认知不平衡状态。
第四阶段:形式运演阶段( 12 - --15岁)可以用假设进行各种逻辑推理。
① 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开始区分
② 能运用假设进行各种逻辑推理炒
③ 有特定的形式运演结构形式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幼儿的大脑认知发育从0-12岁我们归类为四个阶段,这与珠心算的教学模式紧密相连。
根据孩子大脑发育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学习,就能够高效的实现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
幼儿学习珠心算的价值体现在哪?
上世纪中叶,心理学家发现,儿童、少年中,有一种对一定形象""的能力。
比如,让他观察一幅画,他能产生,“脑映象”,甚至到第二天,连细节都能复述复制出来。
在3-13岁的儿童中,大约有1/6的儿童有较强的脑映象能力。
如果积极开发,大多数儿童都可以产生这种脑映象能力,从而,对各方面学习都大有助益,而且可以终身受益。
如不开发,即便属于1/6内的儿童,也发挥不了积极作用,过了13岁,脑映象能力就逐渐溟灭了。
珠心算的价值不仅是提高孩子的智力品质,并且还可以提高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它的最主要功能是帮助儿童建立脑映象,那么什么是脑映象呢?
什么是脑映象呢?
举一个例子来说,你看到那些下围棋的运动员或者下象棋的运动员,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专业的,具有世界顶级水平的运动员能力体现在它可以计算出五步以后、十步以后、甚至于一百步以后、一百五十步以后,你是怎么对付我,我是用什么策略来对付你的。
而业余的选手做不到这一点,在研究中就发现原来这些运动员的头脑中已经建立了脑映象,就是说这张棋谱已经刻画在这些运动员的脑海之中了,所以,它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在计算你这一步,我这一步,而是在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图形,这张图形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模拟的二人对下棋的图案,所以它就可以判断我这颗棋可以放在哪里。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的重要性
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
珠心算让孩子的头脑中已经建立了脑映象,脑映想象一面镜子一样刻在脑子当中,把所有数字、算盘都刻在里面,就可以直接反映出来,这个脑映象建立对孩子终身有益。
譬如说孩子建立脑映象以后到小学学外语觉得特别的容易,一般的孩子背七遍、八遍才能记住,建立脑映象的孩子背三遍、四遍就解决问题了。
还有在小学里非常注重背课文,孩子没学过珠心算以后能完成一般孩子觉得很困难的任务通过很短一段时间的背书,都能刻画在脑子里很快的反映出来。
因此在幼儿阶段为什么要学习珠心算?珠心算学习的价值究竟在什么地方?
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帮助幼儿建立了脑映象,而这一脑映象的建立可以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建立脑映象最佳时期是五—八岁,并且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过了5—8岁再想建立脑映象这是不可能的。
日本学者通过将传统数学和珠心算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结论:
传统口算是通过人的左脑来思维的,而珠心算是真正开发了人的右脑,右脑是形象思维的,幼儿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形象思维发展活跃的时期,通过形象思维的珠心算进行教学,可以和幼儿阶段发展特征相吻合,所以容易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都非常需要珠心算的这种既准又快、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弘扬珠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