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对企业纳税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发票。一项业务,销售方开具发票、购买方支付款项,并取得发票,双方凭发票做账,税务局通过发票了解购销双方的成本和收入情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发票控税”。
由此可见,发票对企业核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会计初学者也因此形成深根蒂固的观念:做账必须要有发票、没有发票不能做账。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凭发票做账,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从条文的意思来分析,只是规定了在各种经营活动中,“应当”取得发票,同时,强调的是发票的合规性。符合规定的发票,可以作为财务报销凭证,反之则不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在境内发生的支出项目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以下简称“应税项目”)的,对方为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增值税纳税人,其支出以发票(包括按照规定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这一条规定比较明确,那就是在特定情况下,要以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但同时,《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税前扣除凭证,是指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证明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实际发生,并据以税前扣除的各类凭证。”从该规定可以看到,从税法的角度,发票仅仅是“各类凭证”中的一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