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的性格比较内敛,导致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会显得不知所措,也很难融入到集体中,这种现象要及早发现,及早解决。父母应该去正确引导,改善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选,帮孩子树立自信
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孩子,在与同学交流时可能存在困难,容易产生自卑,讨厌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家长应及时更正孩子的这种错误认识,相信孩子可以克服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并要积极的寻求良好的方式与孩子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解决问题。
其次,向老师寻帮助
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同学们的讥笑和讽刺容易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越是这样,孩子越不敢轻易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后来就变得惧怕说话了。家长这时要向老师说明情况并取得老师的帮助。
引发孩子对语言的兴趣也非常重要
随着理解力的增强和词汇量的增加,二年级的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口头表达能力,父母这时候应当有目的的对孩子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比如让孩子看图说话,复述故事或让孩子自己讲故事。背诵、唱儿歌或短的戏曲唱段、参加唱歌比赛、说绕口令等。
多做语言游戏
比如,开展家庭成语接龙比赛,家庭演讲比赛、猜谜语比赛(用儿歌做谜面的)。词语修饰。如“风”可以说成“柔和的风”、“凉爽的风”、“刺骨的风”、“萧瑟的风”等。为了准备成语接龙比赛,为孩子了成语词典、成语故事磁带、书,孩子会主动去看,去记忆。
与孩子说话时,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
和孩子说话时慢一点,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和恐吓的语调对孩子说话,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
有了这些方法,家长们还担心什么呢?赶快对症下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