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学网  |  培训首页 > 高考辅导班培训头条 > 2017年高考语题型大纲

2017年高考语题型大纲

  2016年10月14日,相关部门网站公布了2017高考考试大纲,语文这个科目的大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篇文章围绕着17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来了解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又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一起来看。

  (考试内容修订)

  2017年语文考纲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相关部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对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相关部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三、语言文字应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新的《考试大纲》虽然有大的调整,但是基本思路还是“稳中求变”。调整后的考查形式有所改变,但是考查思路不会变。考生在备考时不应慌了手脚,而是在原有计划中小幅度调整即可。

  1.“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由选考变为,只做过单方向备考的考生需要尽快做出调整。

  2.现代文增加了“理解”能力层级的考查,但是这种考查并不陌生。

  3.阅读量增大,但是题目数量做了减少调整,仍然对考生“阅读”做出要求。

  4.古诗文部分,要注重“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

  5.语言基础运用和往常一样备考即可。

  6.作文的考查思路不会做大的调整,但需要注重积累时事材料作文的经验。

  7.需要尽快适应新的试卷结构,并做好时间分配,在整体上把控时间。

  考纲解读

  一、现代文阅读:选考变

  语文就是选考变,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分别为散文和小说,实用类文本阅读多考查人物传记,两者变为的直接影响就是阅读量加大,需要学生在与往年相同的考试时间内再完成一篇现代文阅读,这种“加量不加时”的调整所考查的就是学生对文本的筛选概括能力。

  其实早在2015年北京卷改革时我们就预测过,未来高考语文科目的阅读量会增至一万字,而今年的足以说明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从高校招生的角度看,短时间内能够在长文本中筛选出答题所需的重点内容,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这是高校提高选拔条件的具体体现。另外,增加阅读速度和阅读量,也表明相关部门希望能够通过考试来督促学生多读书,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和比较好的阅读能力。

  近些年高校鼓励培训中心生阅读原著,中小学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回归阅读。而北京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考查名著阅读,有些题目详细到要求学生叙述具体情节内容,强制性要求学生阅读。可见,名著阅读必会成为未来考查趋势,希望同学们加以重视和准备。当然,阅读方法也很重要,不是一味的死读死记,读书机械化了,不免失了乐趣,死记硬背终不是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且今年的考纲也减少了识记类的考查内容,增加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在理解能力层级下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点,而网校的寒假课程也会讲解散文关键词句题型和筛选概括题型,可见我们的讲解重点和高考改革方向是不谋而合的。同时,为了帮助同学们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网校也会开一些名著阅读的短期班,同学们多加关注即可。

  一些建议:

  从近些年高考考情来看,2017年参加高考的同学需加强小说和散文以及传记类文本阅读的练习,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培养筛选概括要点信息的能力。2018、2019年参加高考的同学建议多阅读经典文本,增加阅读量,平时也要练习小说、散文、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题目,尽早准备。二、古诗文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古诗文阅读部分在理解能力层级下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汉语文化知识”一项。这一增加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早在今年高考课改会议上关于语文就增加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项,今年考纲只是将这一政策落实到考试中。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的第5题(文言阅读)就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了古代官制、继承制等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的范围虽广,但高考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难度并不大,通过平时的积累还是可以选择出正确的,而具体到2017年的传统文化出题形式会不会变化,还要结合新的考试说明来看。建议同学们平时可以多积累一些关于传统节日,古代官制、选举制度等常识,可以在做诗歌鉴赏和文言阅读等题目时看到了就积累下来,不失为一个方法。

  小结

  总的来说,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还是有着较大的改变的,但是一般改革的年因为形式的调整所以会调整题目的难度,然后逐年完善考纲,具体到考试试卷的形式完善,还要结合新的考试说明(约每年的12月底或1月初)来观察。

  其实考生们大可不必为考纲的更改而慌张,只要平时基础扎实,累计知识丰富就不会被考纲所打败,希望大家求得一个稳字,考出风采来。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咨询
全国招生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