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前”虽然说是一个老命 题,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么不在意,要么理解不到位,很有再说道说道的必要。
一、“意在笔前”是书写的重要前提
早提出艺术思想活动放在实际创作之先这一思想的,是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她在《笔阵图》里说:“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卫夫人认为,“意”在笔前还是笔后对于书法的胜败,起着决定作用。虽然卫老师没有展开论述,但提出这一思想,已经很了不起了。后世的书者,无不都受这一思想的影响。
王羲之接受了老师的思想并具体化。他在《笔势十二章》中说:“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王羲之认为,作字不能草率,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在下笔之前,“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要了然于胸。王羲之阐释“意”的内容,知识局限在字的结体方面,如何下笔,即笔法还没有谈到。
孙过庭在《书谱》里,弥补了王羲之的不足。他说:“夫运用之方,虽由己出,规模所设,信属目前,差之一豪,失之千里,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孙过庭认为,笔法很重要,“差之一豪,失之千里”,下笔之前如何运笔做到了烂熟于心,就会熟能生巧,写出“潇洒流落,翰逸神飞”的字来。
“意先笔后”的思想从一提出,就被书家所接受,并积极实践。因而有了王羲之优雅、从容的书写,有了米芾“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沉着痛快的表现,有了怀素“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尽情恣意的挥洒。
二、胸中有“意”,才能笔不虚发
清代宋曹在《书法约言》里说:“古人下笔有由,从不虚发。” 善画竹的郑板桥说,“胸中有竹”才能转化为“手中之竹”。写字“意先笔后”和画竹“胸有成竹"与“肚子里有才能生出孩子”是一个道理。
下笔前,宏观把握字形大小、宽窄、长短、疏密等结体要素;微观把握每一点画的起、行、收的笔法、笔画的粗细、墨之浓淡,还要突出主笔。每写一个字,都要通过笔把“意”具体化。这些都是要瞬间完成的。
一字一“意”,一体一“意”。一幅作品往往有多字组成,在书写过程中,要写下一个字,都要进行“意”的转化。连续书写,连续转化。同时还要兼顾一字之内左右、上下部件间贯气、行气和全篇之气。初学者经常写一个字都要停顿几次,就是“意”不足,没有“意”做后盾,难免瞻前顾后、捉襟见肘,不能尽兴。
“意在笔先”当然是书写的前提,但也不是万 能。下笔后往往会有三种效果:笔不及意,笔意相称,笔胜于意。这三种书写效果,也是学书不同阶段的反映。三种书写效果在一幅作品里占的比例,也是一个人资学的映照。米芾在写《中秋登海岱楼诗》时,感叹“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
三、“意”的内涵和格调决定了书艺的优劣
“意”的内涵十分丰富,至少包含书者掌握的书法之“法”(结体、笔法和章法等)、资学和境界。这些都融汇到人的“意”里面,在书写中得以外化。每个人在不同时期,“意”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同,转化出来的字也分高下;不同人“意”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同,所以才有书艺的优劣。所以,不可小看这个“意”,还得在这上面“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
四、书者切勿做“任笔为体”的游戏
孙过庭在《书谱》里警示我们:“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他的意思是:既不讲究笔法,也不讲究墨法,不思索,任意涂抹,将字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样是写不好字的。
宋曹在《书法约言》里说:“今人好袅偏固,任笔为体,恣意挥运,以少知而自炫新奇,以意足而不顾颠错,究于古人妙境,茫无体认,又安望其升晋魏之堂乎!”宋曹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书法之前,都是任笔为体的。那时不知有法,无法可依,只好信笔而书。在这种原始书写状态下,也有写得好的,人们叫“才子字”。“才子字”实际上是无意识中暗合了书写的法度。很多人初学书法,一离开了贴,立即打回“任笔为体”的原形,这都是“意”不足、不固的的缘故。
克服“任笔为体”,做到“意在笔先”,显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一个由“任笔为体”向“意在笔先”逐渐转化的过程,也是和自己做斗争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及其艰辛,但对于一个书者总是绕不过去的。随着临摹功夫的增加,新的书写习惯的养成,实现了“下笔有由,笔无虚发”的目标, 书写的乐趣会使你体会付出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