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学网  |  培训首页 > 雅思培训头条 > 雅思学校

雅思学校

  雅思学校?先介绍一下自己,国内英语专业,来澳洲读书2年,国内雅思7分,为移民重新走上雅思路。a类l8.5,r9,s7.5,w7。现在在墨尔本,准备找工作,目前时间比较自由,想把自己烤鸭的一些经验体会和朋友们交流分享。雅思学校?我不是战8分,裸考8分的传说哥,应该说是经过充分准备和失败总结的。雅思学校?其实只要是考试,都有自己的规则和技巧,首先要知己知彼,有重点的复习,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抓住得分点,取得理想成绩。接下来说说我对雅思各项的体会:

  听力:

  由于国内是英语专业,所以接触了大量英语节目,比如电视剧,演讲,纪录片,脱口秀。我认为这是中国国内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学习地道英语性价比高的方法。雅思学校?太多节目就不在这里罗列,大家根据自己口味选择。但是我想提醒大家一点的是,无论是英剧还是美剧,大家好选择一些发音标准,使用日常生活语言的影片。像《越狱》这类的电视剧虽然情节精彩,但是美国南部口音和大量非常用俚语黑话,我相信即使nativespeakers可以理解,但也不会用于日常交流。如果一味走非主流路线,有可能会走偏,至少不利于雅思备考。对于应试,除了泛听,精听更重要。雅思学校?自己做模拟题时,在每段录音开始前,首先要把该section中的题目浏览一遍,了解题干的内容和选项各项之间的区别。在录音播放后,一旦听到题干涉及的内容,马上紧张起来,抓住每一个细节(特别是数字题)。现在雅思越来越有迷惑性,特别是section3和4,有时候第一次提到的就是,有时中间提到的是,所以同学们要在捕捉到题干信息后抓住每一个细节。相对来说,地图题比较简单,只要提前记住图片中的已知项,然后跟着录音按图索骥就行了。

  阅读:

  这个分数看起来挺乍眼,但我认为这是雅思里简单的一部分。雅思学校?关于技巧,我之前看过一种叫"十四项阅读法"的文章,也是我看过的阅读技巧,自己觉得不错,内容很详细,这里不做赘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找到。关于时间,我感觉现在雅思3篇文章的顺序不再是难度递增,而是随机的。所以同学们好把每篇文章在17分钟之内昨晚并填到答题纸上,这样最后可以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重新思考不确定的题目。雅思学校?关于正确性,雅思阅读题目的完全不用逻辑推理,全部出自原文,只要大家能够把题目和还原到原文中,就基本可以放心的moveon了。我在考试的时候,把每道题目的标号都能够还原到文中对应的词句,所以做完以后心里基本上有底了。

  口语:

  有人认为有趣的故事能够让考官眼前一亮,有人认为连贯流利的会博得。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考前的话题准备,正确的发音,具有逻辑性的模块式以及零星的native常用语,才是提数的关键。雅思学校?我在国内时口语只有6分,来澳洲后室友和同学都是英语母语,平时日常交流没什么障碍,但2年后却只是6.5。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认识一位口语8分的鸭友,交流后他给我的诊断是,part2和3回答没有逻辑,想到什么说什么,虽然把时间填满了,但是雅思有规范细致的评分标准,这样的得不到采分点。吸取了教训后,只是按"雅思模式"回答问题,6.5直接变成了7.5。具体来说,part2需要按照cuecard上的顺序回答,好每个题目的开场白是问题的paraphrase,比如whenitcomestotherestaurantiamfancyto,…….,thefriendsihaddinnerwithare……。切记:一定要在2分钟内把卡片上的4-5个问题回答完,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自由发挥。part3的回答结构和作文很像,首先要给出一个topicsentence,比如yeah,definitelypeople‘slifestyleshavechangedinthelastdecade.然后在按firstly,otherthanthat等等给出支持观点。每个问题大概4-5句话就好。雅思学校?另外,发音很重要,可能国内的同学在备考时只注重大词和流利(像我之前一样),其实你用标准发音说的慢一点,要比你囫囵吞枣似的给出更让你给考官觉得舒服。中国学生很容易也经常出错的发音是world读成word,quality读成cuality,vegetable读成wegetable,this读成zis。可能自己没有发觉,但是native对这些发音很敏感,一定会造成理解困难。关于native常用语,可以在看英文节目是有意记住一些,比如把firstly换成offthetopofmyhead,releasepressure换成blowoffthesteam等等。

  写作只有7分,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就不献丑了。

  雅思学校?写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可以抛砖引玉,吸收他人经验,巩固自身优势,有效备战,取得满意的分数。欢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咨询
全国招生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