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搭起人生桥梁 学习放飞成功梦想
绿树阴浓夏日长,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季的桂林虽是水光潋滟,山色空蒙,但更多的是城窄压山,江地共暖。炎热和柔美,晴热和雨水似乎在这个季节接踵而至。但大自然的节奏依然掩不住求知者寻梦的脚步。
2016年7月12日,在第三届桂林市“新中医诊疗体系”研修班结业休整两周后,由桂林市政府主办,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承办的桂林市第四届“新中医诊疗体系”研修班在桂林市崇化中医街国学堂开班了,近200名桂林市基层医务工作者参加本次培训。
开班仪式前,患者秦某走上台,为大家讲述了新中医诊疗体系为自己解除病痛,重见光明的奇迹。原来这位患者患视神经萎缩多年,王自平院长第一次为其治疗后,该患者眼睛即有光感,经过五次治疗,现在已基本痊愈。这位患者的分享让在座的学员为新中医的神奇疗效所震撼,不约而同的拍手称赞,并暗下决心学好知识,掌握技术。随后王院长又为该患者做了示教治疗,向大家展示了针刀、拨针、骨减压针、椎间盘针、钩针、火针等新中医的各种针具和使用方法,使大家对新中医诊疗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桂林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周爱民,灵川县卫计委主任熊言华为参训学员讲话,勉励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熟练掌握新中医诊疗体系技术,学有所获,学以致用,造福百姓健康。
开班课上,王院长为学员讲授了新中医诊疗体系的基本理论,使大家对新中医诊疗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王院长讲到:“新中医,即新的中医诊疗理念和诊疗模式。其核心治疗原则是‘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基本内容为以现代筋膜学等为核心理论,挖掘古代已失传的中医诊疗技术,吸收现代各种中医原创及民间中医药特色技术,融合现代医学对机体进行整体干预,辩证施治的一种新的医学诊疗体系”。随后,他从新中医的理念、新中医诊疗模式、新中医的发展目标及意义、新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等方面对新中医理论做了具体的讲解。他还讲到:在目前主流医学遇到瓶颈,止步不前的不利形势下,只有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诊疗水平,改变诊疗模式,提高诊治疗效,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医疗费用开支庞大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佳途径。新中医诊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用而生的。该诊疗技术的推广,必将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造福大众健康,推动健康中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在谈到中医的发展问题时,王院长说,现在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但依然面临许多困境,一是法律的困境。执业医师法的出台,限制了大量民间中医。二是教育模式困境。现代中医教育培养出来的医生看不了病,只追求文凭和职称,中医人才匮乏,传承难继。三是文化困境。目前中医文化信仰缺失,导致中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谈到中西医的关系时,王院长分析了中西医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张中西医的高度融合,优势互补。指出中医的优势就是养生、治未病、治疗慢性疑难杂病及突发性流行性传染病。在谈到中医的发展时,王院长强调,要明确中医理念,树立中医形象。要统一对中医医理的认识,就是要在“内经”的五脏阴阳基础上辩证施治。中医认为,人体的各个结构和组织,分别归属于脏腑,只要五脏功能协调,药没有不效,病没有不除之理。他还讲到,中医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中医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医要发展,没有创新的成熟的可落地的技术不行,没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不行,不走中西融合的道路不行”。
下午,王自平院长为大家讲授了中医微创基础理论,学员们边听边记,边记边看,时不时向老师提问质疑,王自平院长对学员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惑答疑,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开班第一天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是王院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大家风范,更有新中医诊疗体系的神奇的疗效,大家对未来几天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接下来的几天,除王院长为大家讲授新中医微创基础理论和刺骨术、骨减压术等特色诊疗技术及临床具体应用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新中医分会副秘书长、安徽安庆市独秀中医院院长吴自金,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新中医分会副秘书长、上海觉海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尹乔等讲师还就中药抚阳思想、身心灵疗愈等主题为学员做精彩讲解。
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指出,要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县级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新中医诊疗体系培训,就是要将新中医这一具有原创思维优势,结合现代科技形成的新的诊疗理念和模式,通过培训交流,使参加学习培训的医务人员逐步达到通晓各种新的中医特色技术的诊疗优势,打破诊疗思路局限的目的,从而不断发展中医药事业,使新中医诊疗体系得以发展壮大。“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一起参与,共同期待,今日的辛勤付出,必是明日的硕果累累!
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新闻事业部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