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海承职教育中心
置顶
招生热线:400-800-2178

学校地址:上海嘉定区城中路138号

上海平面设计培训-上海平面设计培训

157 2014-07-06 15:01:26

学习笔记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 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城市形态作 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文脉,被成片、成街、成坊地拆除,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难道我们的城市发展到只有依靠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去寻找那 曾经的记忆不可了吗?其实,“立新”不必“破旧”,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文脉,将使得这个城市更富有地 方风味。

文脉与城市

文 脉(Context)一词,早源于语言学范畴。它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其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从狭义上解释即“一种文化的 脉络”,美国人类学艾尔弗内德·克罗伯和克莱德·克拉柯亨指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借符号之使用而被学到或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 出色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 动的因素。”克拉柯亨把“文脉”界定为“历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

城 市是历史形成的,从认识史的角度考察,城市是社会文化的荟萃,建筑精华的钟集,科学技术的结晶。英国“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 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对于城市建筑的探究,无疑需要以文化的脉 络为背景。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总会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形成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建筑式样,也就形成了其 独有的城市形象。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 频繁,城市的形象可能带来走向趋同的一面,文脉又让我们不时从民族、地域中寻找文化的亮点,如果我们对城市历史建筑仅仅处于维持状态,它仍像一个僵化的躯 壳,它的光辉只会逐渐地减损、消失,这种保护也只是维持一种自然的衰败,实际上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积极变换角度的思维过程——在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赋 予建筑以新的内涵,使新老建筑协调共生,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文脉与后现代建筑

对文脉问题的认识,早已有之,并可以追溯到前工业时代甚至古希腊时期。文脉思想真正被正式提出,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是随着后现代建筑的出现而出现的。

后 现代建筑注意到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过分强调对象本身,而不注意对象彼此之间的关联和脉络,缺乏对城市文脉的理解。建筑上表现为:国际式风格千篇一律的 方盒子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只具有技术语义和少量的功能语义,没有思索回味的余地,导致了环境的冷漠和乏味,致使工业城市陷于一片混乱之中。为此, 后现代建筑试图恢复原有城市的秩序和精神,重建失去的城市结构和文化,从理论到实践积极探索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新的语言模式和新的发展方向。他们主张:从 传统化、地方化、民间化的内容和形式(即文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从中创作灵感,将历史的片段、传统的语汇运用于建筑创作中,但又不是简单的复 古,而是带有明显的“现代意识”,经过撷取、改造、移植等创作手段来实现新的创作过程,使建筑的传统和文化与当代社会有机结合,并为当代人所接受。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上海承职教育中心

免费提供问答解答,帮您轻松解决难题

热门课程 全部课程

热门动态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

立即申请
刷新
图形验证
关闭
>>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