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营养学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也可以认为是生命的起源;它构成各种核酸、抗体、某些激素;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供给能量补充代谢的消耗,维持毛细血管正常渗透压。若蛋白质缺乏,则影响生长发育,皮肤苍白、干燥、老化、无光泽,还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脂类。脂类由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留醇类组成。脂肪可供给机体热能和必要的脂肪酸,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使皮肤富有弹性。缺乏时则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皮肤失去弹性。 糖类。淀粉和糖属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正常人皮肤中含糖量为50%—70%。其作用就是给人体供应足够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供给机体热能,帮助脂肪在体内燃烧,帮助构成机体本身的蛋白质在体内的合成。缺乏时则生长发育迟缓,易疲倦、面色无华。 维生素。 ①维生素A具有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是维护夜间视力的必须物质。如果维生素A缺乏,则毛囊中角蛋白栓塞,致使皮肤表面干燥、粗糙,甚至出现皱裂。 ②维生素B1参与糖代谢,是丙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组成,对胆碱酸酶有抑制作用,可维护正常的消化功能。维生素B缺乏可引起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③维生素B2构成辅酶成分,促进细胞内生物氧化的进行,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口唇炎、舌炎、口角溃疡、面部痤疮等疾病。 ④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生成,为细胞生长所必要,并能影响组织内氨基丁酸和5-羟色胺的合成。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和皮炎。 ⑤维生素B12是红细胞的形成和健康组织所必需的。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手、足部色素沉着等。 ⑥维生素C是构成细胞间质的必要成分,在体内代谢中发挥递氢、解、催化等作用。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皮肤干燥、粗糙,皮下出血,牙龈出血及痤疮等。 ⑦维生素D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促进钙的吸收,对骨组织中的沉钙、成骨有直接促进作用。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偻病。 ⑧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维持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防止皮肤老化和衰老的作用。维生素E缺乏可引起皮肤粗糙、老化。 锌 。锌参与体内各种酶的合成,维持皮肤粘膜的弹性、韧性、致密度和使其细嫩滑润。缺锌时皮肤溢出增加,面部易患痤疮,易使皮肤化脓。 铁 。铁是血红蛋白的基本成分。在血液中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构成血液的重要成分。缺铁时可引起贫血、皮肤苍白、皮肤干燥、嘴角裂口等症状。 水 。水是人体的重要成分,占人体重量的75%。而皮肤内水分占人体中水分的18%-20%。大部分水分贮存在真皮内,女性皮肤贮水量比男性多。水在人体内以三种形式存在:一是细胞内的水分(称细胞液);二是组织液,主要存在于细胞与细胞之间;三是在血液中。水在人体内起着溶剂的作用和运输养料、排泄废物、调节体温的作用,是人体必需的物质。 无机盐 。无机盐即人体内含有的一定数量的矿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等。钠钾参与人体神经、肌肉活动,血液中过多过少都会引起肌肉松弛。 重点提示: 科学已经证明皮肤的健美与各种物质的摄取密切相关,如果皮肤得不到体内丰富的营养供给,即使是的化妆品,也难以使其健美。因为,必须从膳食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以供给皮肤的需要。
皮肤的构造
皮肤由三层组织所构成,由外层往内分别是: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 (一)表皮层 表皮为外层的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表皮没有血管,却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端,表皮由三种基本细胞型构成。即:a 角质形成细胞 b 素细胞 c 郎格汉斯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也称角质蛋白形成细胞,具有合成角质蛋白的功能,自表皮基底逐渐向上分化,最终形成角质蛋白而脱落。在正常情况下,表皮细胞每3-4周(28天)完全更换一次,即表皮细胞生长周期。 素细胞: 起源于神经鞘,是一种树枝状细胞,位于基底细胞间,不同肤色、种族,其素细胞的数目是相等的,约每10个基(2)底细胞有一个。素细胞有合成黑素小体的能力,通过树枝状突将黑素小体传送至邻近。 郎格汉斯细胞: 起源于骨髓,为表皮中另一种树枝状细胞,常出现在棘层,它含有溶酶体结构,具有吞噬来自角质层和真皮层的变应原物质,在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表皮分为五层: A 角质层:位于表皮的外层,由25~30排的扁平无核细胞组成,是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最终阶段,厚薄因部位而不同且不断地脱落,也会不断地生长,属于软性蛋白。吸水性不溶于水,含水分在10%~20%之间起保护作用。随正常的皮肤新陈代谢,角质层细胞会先老死脱落。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减缓,因此,老死细胞也会不断堆积,造成皮肤粗糙,没有光泽,甚至有脱皮现象。这时我们就要借助做面膜来帮助去除老死的角质,呈现娇嫩、光洁的皮肤。 角质层的功能:外层保护、维持皮肤水份,补充维生素A、C、E、角质层含大量保湿因子,可吸收及保持 皮肤所需求营养:如果角质层过薄,则皮肤水份蒸发过快,皮肤干燥起屑。反之,发暗、阻碍营养吸收。提问: a 市场上有几种去角质类型的产品? b 它们分别是通过什么原理来达到效果的? 答: 市场上有很多种去角质的产品,根据类型大体分为两种:一是物理型;另一种是化学型。 物理型:利用磨擦的方法去除角质,其成份大都为果壳的细小颗粒,此种方法对皮肤伤害较大,一般适合皮肤粗、角质厚的油性皮肤使用。 化学型:利用一些含化学软化成份(酸性物质),软化角质,达到剥落死皮细胞的功效,不同的产品其软化程度有所不同,如酸性过多会去除过多的角质细胞,也会伤害皮肤。 目前市场上新的一种去角质的成份:角质蛋白溶解酶。它只会溶解即将要脱落的死皮细胞,不会伤害到活的细胞,所以是一种非常温和的产品,油性皮肤角质厚的皮肤可以天天使用。我们公司的雅格丽白的去角质产品就含有这种成份。 B 透明层:扁平无核细胞,2~3在掌部较为明显,皮肤薄的部分可缺失,常规染色切片呈无色透明带,光线可以透过这些细胞。透明层含角母蛋白,磷脂类物质,有较强的持水性,起保护作用(防止电解质渗透)。 C 颗粒层:约2~3层,但在角质层厚的部位可多达10层,胞浆内有多数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是由透明蛋白,角母蛋白形成的小颗粒。该颗粒对阳光紫外线有折射作用,但易受盐碱的侵害而生成黑斑,这些细胞接近死亡,正要脱变成角质物质。 D 棘层: 由4~8层带刺的多角形细胞所构成,主要由基底细胞演变而来,细胞间有许多棘突,形成细胞间隙,淋巴液在此流动,以供细胞营养,下面的棘细胞具有分裂功能,参与创伤修复、繁殖。 E 基底层: a , 皮肤新陈代谢的原理(附皮肤结构图) 基底层是表皮层的最下面一层,在这一层中有两种细胞并存。其中之一是基底细胞,基底细胞的增殖能力非常强,它们会不断地分裂,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两个再分裂成四个,等到基底层细胞越来越多,它们就开始往上推进、生长,构成了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然后自然脱落,这样一个过程需要多久呢?28天。 健康的皮肤应该有良好的细胞再生功能,但是,每个人这种功能随年龄增长都会减退,这时,我们需要借助保养品来帮助皮肤。 b , 素对皮肤的保护作用和色斑的产生。在基底细胞之间还稀疏散布着另一种细胞,那就是素细胞,能够产生素。正常皮肤的颜色与素细胞的含量有关,素以加强皮肤对阳光的抵抗能力。但是素产生之后,由于新陈代谢不顺利,再加上没有很好地予以保养,就容易产生色素沉着,形成色斑。所以,我们需要借助美白产品来帮助素代谢,预防色素沉着。特别是在春、夏、秋季。 (二) 真皮层 在真皮层中有一种网状层结构,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和基质所组成,结构疏松,它们相互间纵横交错成一个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支撑着皮肤,使之有着良好的坚实度与弹性。随着年龄渐长,纤维变脆,一但断裂,这个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就会塌陷,造成皮肤皱纹。这些纤维排列成具有一定方向的张力线,叫皮肤切线,与其平行的切口愈合后,疤痕多不明显(此外真皮中还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及皮肤附属器)。反之,疤痕会很明显,而这种状况是无法借助保养品加以恢复的,所以我们在向顾客此类产品时不要夸大产品功效,以免造成不诚实销售。而对于皮肤上的一些小细纹,我们称之为表情纹,这种细纹是属于性皱纹,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 1、缺水 2、老死细胞堆积 弹力纤维:穿叉在胶原纤维之间,与胶原纤维交错,并支撑着胶原蛋白使皮肤有弹性,柔软。 网状纤维:有良好的伸缩性,与胶原纤维交织在一起使胶原纤维网经牵拉后恢复原状。 基 质:由蛋白质、水、电解质,粘多糖构成,如果减少皮肤就会变得干燥萎缩。上述的各种纤维、血管神经及皮肤附属器等到均包埋于无定型的基质中。它具亲水性,是各种水溶液性物质、电解质等代谢产物。 真皮又分二层: 1、乳头层:与表皮呈乳头状相嵌连,此层中有毛细血管网、淋巴管盲端和交感神经末稍。胶原纤维,在此层且不结成束。 2、网状层:位于头层下,但没有明确分界线,此层含更多的纤维组织,它们大多相互平行,并与表皮近似平行,形成致密而强有力的网架,其间穿插着神经、血管、淋巴管、毛囊、皮脂腺等组织细胞。 (三)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下部,由结缔纤维束和大量脂肪组织所构成,所以又称为皮下脂肪组织。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毛囊等。脂肪的多少,因个人的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和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脂肪有供给热量,减少体温散失和缓冲外来压力等作用。 (四) 皮肤附属器官 含有两种管腺能从血液中提取养分而形成不同物质。 皮脂腺:分泌皮脂 汗腺:分泌汗水 1、 皮脂腺 A 皮脂腺:除掌部外,几乎遍及全身,能分泌皮脂,经由毛囊分泌出并分布于皮肤表面。 B 酸性皮脂膜的形成: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会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膜,这层膜呈酸性,对皮肤来说,是天然的面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为什么油性肤质的人较干性肤质的人不容易衰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C 酸性皮脂膜的抗菌作用:酸性膜(PH5.5左右)可抑制皮肤上的微生物生长。正常的皮肤上有各种细菌及微生物,但不致病,这靠机体的抵抗力及皮肤的完整结构和酸性膜等因素来维持,当这些因素破坏时,则细菌等微生物可侵入机体致病。所以,在我们给予皮肤做完清洁工作之后要使用爽肤水的目的就是要恢复皮肤的PH值,让它保持在一个弱酸性的状态。 D 酸性皮脂膜防止水份流失: 皮脂膜有锁住水份的作用,防止皮肤中水份流失到空气中,而对于皮脂膜不完整的干性皮肤来说,我们要特别给它补充一些油脂。 E 皮脂是一半流动性的油性物质,是由皮脂腺所分泌而出,通常流经皮脂管道而达到毛囊口,如果皮脂变硬,囊口被堵住就会形成黑头,因此如欲保持干净而没有瑕疵的皮肤,深入清洁毛囊是十分重要的。 2、汗腺: A 由汗孔、汗管形状像线圈般的基部构成 B 汗腺分两种:大汗腺、小汗腺 C 大汗腺位于腹下,如生殖器 D 小汗腺分布全身,尤其是额头、手掌、脚掌 E 汗腺能调节体温 3、毛囊与毛细血管 (1)面疱的产生: 皮脂腺开口于毛囊,所以,一旦毛囊被堵 塞,皮脂将无法分泌出来,于是导致粉刺与面疱的产生,因此要保持毛囊的畅通。 (2)面疱的正确处理:在真皮层中,分布着众多的毛细血管,当我们在挤压面疱、粉刺时,会导致皮肤损伤、出血。其实,这样已经伤害到了真皮层,而真皮层中是没有基底细胞分裂增生来弥补皮肤缺损的,所以就会在我们的皮肤上留下疤痕。因此,粉刺、面疱的正确处理方法是使用具有消炎作用的保养品帮助炎症 (五) 皮肤如何摄取营养 血液与淋巴液供应皮肤所需的营养成分。当血液与淋巴液在皮肤中循环的时候可以供给皮肤、毛发和指甲所赖于成长、滋养及维护所需要的重要养分,皮下组织中有动脉及淋巴管所组成的网络,可接通毛发的毛乳头,毛囊以及皮脂腺。 (六) 皮肤的生理机能 1、屏障作用:皮肤为然屏障,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可缓冲机械作用对机体的损伤。皮脂有润泽皮肤的作用,其分解的游离脂肪酸也有捣乱制约微生物的能力。角质蛋白和黑素小体能有效地防御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完整的皮肤对弱酸、弱碱和水分的透入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2、调节体温作用:皮肤通过辐射、对流、蒸发、传导等方式达到散热或保温的作用。 3、分泌排泄部分代谢产物,皮脂腺排泄畅通皮脂腺,润泽毛发和保护皮肤。 4、吸收作用:什么样的物质容易被皮肤吸收? 完整的皮肤对某些化学物质没有显著的吸收作用。 但嫩薄和潮湿的皮肤则较易通过。 脂质和脂溶性物质(包括重金属及其盐类)以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较易吸收。 钠、钾等离子能透过皮肤,水及水溶性的物质则吸收较差。 5、感觉的作用:由有知觉神经末端,皮肤可以对冷热、触摸、压力及疼痛有所反应。知觉神经末端如果遭到极大的刺激,就会的生疼痛的感觉,轻微的烫伤可能会使人觉得很痛,而严重的灼伤由于神经已被摧毁,反倒不会觉得痛。 6、代谢作用:皮肤含有水、电解质、蛋白质、糖和脂类,并参与这些物质的代谢。 7、免疫作用:通过皮肤可反映肌体的免疫状态 皮肤的分类: 1.油性:油脂分泌过多,毛孔粗大,与雄激素有关与VitB缺乏有关。 2.干性:油脂分泌过少,毛孔细小,易干燥、衰老,与VitA下降有关。 3.中性:油脂分泌适中,柔软有弹性、不易衰老、皱纹少、多见于青春前小孩。 4.混合性:“T”部油性。“V”部干性或中性。 5.敏感性:较易敏感,遇刺激会引起痒、红斑和条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