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海德瑞姆心理教育
置顶
招生热线:400-656-1450

学校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500号世界贸易大厦8F

那些被吼后沉默的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19 2022-09-19 08:54:44

学习笔记

“我让你把电视关了,你聋了吗?”
“这道题都做了多少遍了还错,笨死你算了!”
“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生了你来折磨我!”
......

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超过89%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采取吼叫的方式。

并且,年龄越低的家长越爱吼孩子。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比例的家长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呢?

因为:“吼”的教育效果,立竿见影!

曾经有一位妈妈说,她当然知道吼孩子不好,但架不住效果好啊。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只要大吼一声,孩子就会立马安静下来,沉默不说话,教育效果杠杠的省事!


但,你知道孩子被吼的时候,为什么不说话吗?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背后的真相,可能会让作为父母的我们,感到实实在在的后怕!

01
“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之前,在《@所有人》节目中,演员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经历。

有一次出门前,女儿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冲上去劈头盖脸冲女儿吼:“你怎么回事啊?”
被她这么一吼,女儿一哆嗦,当即就愣住了,满眼恐惧地望着她,不说话,甚至连哭都忘了。

小陶虹看到女儿的这个表情后,立马意识到自己错了。
当女儿再次“啪叽”把牛奶摔到地上的时候,她没有批评,而是走过去抱住了手足无措的孩子。

这时,沉默中的女儿有了安全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被骂后不说话的孩子都在想什么?

高赞回答是:“妈妈又发脾气了,我觉得他们不爱我了。”
被骂后不说话的孩子,只会悄悄把情绪调成静音。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超限效应”,指某种刺激过多而且时间持久时,会引起心理的极度不耐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的一种现象。

如果总对孩子大吼大叫,这种压力会迫使孩子出现各种应激反应。

简单直接的反应就是自动屏蔽掉这种“噪音”,把自己封闭起来,避免受到伤害而形成自我保护。

孩子表面不反抗甚至是沉默,但是内心是抗拒的封闭的,哪怕父母是好的出发点,孩子也拒不接受,产生对抗。
李玫瑾教授曾说:“父母发火时,孩子的那种害怕,就像是被几只老虎逼到了墙角。”
关于“吼孩子”,很多父母表示,吼完孩子后,不怕他哭闹,也不怕他事后balabala……和你讲道理。怕就怕遇到那种“打不哭骂不语”,把情绪打成静音的孩子。

我们总说父母爱孩子,但其实,孩子更爱我们,也更渴望得到我们的爱。

你吼孩子,他不会停止爱你,但他会活在不被爱的恐惧之中,变得听话,不过是他“求爱”的一种方式。想要以此确定,只要他听话,你还会爱他,不会讨厌和抛弃他。
02
“刀子嘴”会变成扎向孩子的“凶器”
知名艺术家谢勇曾凭借《语言暴力》这组作品,成功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创意节银奖。

作品中,他把暴力语言具代表性的词通过动画变换的形式变成了刀子。

丢人、猪脑子、就知道吃、废物、怎么不去死……每一句“刀子嘴”,都会变成扎向孩子的“凶器”。
作品的创作来源是几位少管所的问题少年。

在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时,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父母的恶语相向,是他们走向犯罪的帮凶。

刀子嘴是怎么影响一个孩子的?哈佛医学院教授花了十几年研究父母吼骂孩子的后果,他们发现:

父母经常对孩子吼叫、斥责,会提高其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也会导致海马体变小,影响记忆。

后来又有人找了两个3岁的孩子做了一次大脑扫描。

2个孩子同龄、同性别、家境也类似,不同的是,一个孩子经常被夸,一个经常被骂。

结果,他们的大脑扫描图,竟出现天壤之别。
在生理上的变化之外,密歇根大学也做过一组关于语言暴力的实验:当人在遭受语言暴力时,其痛苦程度不亚于神经系统所能感知到的痛感。

也就是说父母在骂孩子时,他们所遭受语言创伤和身体上的疼痛等级是如出一辙的。

经常吼骂,真的会改变一个孩子。
前段时间,上一个热门话题格外引人注意:#有必要和父母分享自己的难过吗?#

评论区里,曾经不被理解的孩子,他们倾诉的满腹委屈溢出屏幕:
“分享难过变成批斗大会,太伤心了!”
“和同学吵架回家和我爸说,他说怪不得你和同学关系不好,你这个样子谁和你关系好?”
很多人童年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错的不是我,父母为什么要来批评我?

很多时候父母吼骂是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安,的确也是担心孩子,但说出来的话不是爱,更是刀子,让孩子更受伤害。

仙人掌的刺可以拔出,伤口也可以愈合。但父母的冷嘲热讽是刺,它会深深扎进孩子的心,这样的伤口无法治愈,更无法抹平。

经常被吼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

03

长期被吼骂的孩子

后来都怎么样了

心理学家做过一组对比试验,跟踪了一个小学几个班的孩子。从他们上小学一直到步入社会。他们发现,经常被吼骂的孩子,很可能出现这几种性格问题:
做事优柔寡断,不自信;
胆小懦弱,没主见;
缺乏安全感,亲密关系淡薄;
脾气暴躁,冷漠。
对于父母而言,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但对孩子而言,其伤害可能贯穿一生。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心理学上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长期生活在"吼式"教育下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全感,虽然想张口说话,表达心声和需要,但又担心没有人听。这些孩子对亲情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在亲子关系中不知道怎么和家人相处。

久而久之,只能以"不说话"来回避伤害。
演员陈乔恩,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打骂。在某次真人秀节目中,曾用"自闭"来形容小时候的自己。

陈乔恩从小就没有安全感,谈到妈妈她坦言:"小时候活在恐惧中,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讲话,怕她会打我。"

她曾经把妈妈的声音形容为"魔鬼的声音",在接受这段采访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处于应激状态,显得高度紧张。
提到"妈妈打她"这段,还警觉地回头看了看,好像背后站着她的妈妈一样,满眼的害怕和恐惧令人心疼。

她说,20岁之前她没敢拉过妈妈的手,如今虽然长大了,但与妈妈之间的隔阂依旧无法逾越。
04
戒吼是一辈子的功课
关于吼孩子,傅尔在《奇葩说》里就曾经表示:
有些情绪,藏不住是有可能,但“要”这个字,是代表我的愿望,我愿意为之努力。

我希望我这辈子无论再怎么崩溃,都不要对我儿子吼出“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东西”,这就是我愿意为之努力的原因。
再心大的孩子,也抵不住你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一次又一次的吼骂。

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情绪的宣泄口,也不要再以爱的名义,自以为是地“管教”,肆无忌惮地吼骂。
戒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哪怕道理都懂,方法都尝试了,我们依旧可能在一次次治愈中重蹈覆辙。

所以,在吼骂孩子之前,请冷静三秒再发表意见。毕竟,你骂他,他不会停止爱你,但他会停止爱自己。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上海德瑞姆心理教育

免费提供问答解答,帮您轻松解决难题

热门课程 全部课程

热门动态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

立即申请
刷新
图形验证
关闭
>>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