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废掉一个孩子的未来有多简单,送去三校就行。
我是成才。
近年来,各地教育 部门相继出台“禁止招收初三复读生”“禁止学校超额招生”等措施,已达到“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目标任务。
▲因中考失利未上普高线的38名学生,被江苏泰州板桥中学违规录取,开学后不久便遭到强制清退。
我们通过观察历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发现,这不是今年才有的新 政。
1990年至今,普职比的均衡调整,一直维持在60%左右。
伴随分流政策的全 面铺开,今年被分流到职高或者技校的考生占比,只会更高。
▲数据来源:广东教育局发布数据汇总,制图:上海二次升 学。
我们通过观察历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发现,这不是今年才有的新 政。
1990年至今,普职比的均衡调整,一直维持在60%左右。
伴随分流政策的 全 面铺开,今年被分流到职高或者技校的考生占比,只会更高。
▲制图:上海二次升 学。
政策的大幅收紧,正一步步堵死,落榜考生的普高路。
无疑加重了无数家庭的升 学焦虑:
一旦接受分流,断送的可能是孩子的整个人生!
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
被分流的孩子,他们到底失去是什么?
一、失去了,雕琢成器的关键三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成长环境对人有多重要。
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作答。
这些“后进生”“违规生”们:
他们失去了疯狂汲取知识的三年;
失去了养成良好三观的三年;
更失去了阻止阶层下滑的第 一道防线。
这残酷的事实,越早醒悟越好。
首先,学习讲究循序渐进。
他们连基础知识都没掌握好,如何在新的知识领域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地基都没打好,如何盖出摩天大楼?
其次,职高的现状如何,我们心知肚明。
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轻视,经年累月。
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状态,难以承担传授职业技能的教学使命。
不得不沦落成了义务教育的“托底”。
本质还是以文凭定本领,还是学历教育那一套逻辑。
更有传言,“只要男的不死,女的不生,职业学校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取自《没有选择上普高而是上职高,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吗?》知乎问题的部分网友回答与评论。
现状与理想之间,职教发展的路,还很长很长。
最后,职高的教学管理风格,与大学类似。
要想学有所成,基本靠自觉、自律。
而15岁上下的年纪,心智尚不成熟,三观还未确立,就脱离了父母与老师耳提面命的管教。
他们年少轻狂。他们精力旺盛。
试想一下,这批孩子能有多少自控力,扛得住好奇心的驱使、外界的诱惑、同窗的撩拨?
分享一条知乎上“有哪些上了技校才知道的事?”的高赞回答,全篇一万多字,句句扎心。
答主回首自己的职高生活,后悔初中学习不上心,后悔年少不知愁滋味。
更后悔在人生最宝贵的3年里,“我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一个焦虑的废物”。
篇幅过长,节选部分——
“没上过职高,你是不会懂,职高有多能摧残一个人的意志,会毁掉你的三观、毁掉你的作息、毁掉你的习惯、毁掉你的人生!
仅以我自己的血泪史劝告各位迷茫,还不知所谓的学弟学妹……
近墨者黑。
你慢慢慢慢就被他们带入节奏。就好像,你寝室室友全都通宵打游戏,你再爱好学习,多多少少也会有几个不眠夜。你室友全是喝酒蹦迪的玩咖,你就是乡下的土包子,没钱也会被他们拉去见几次世面。你能保证你是柳下惠?一次两次恪守本心,三次四次立地成佛……
说真的,我本带着小兴奋进入职高,我们当地最好的职高,分数线最高的专业,比很多私立普高的分数线还高,我以为我可以学到有用的东西……
实则不然,教、教不好,学、学不到。有心的人就算自学,在图书馆学习和在酒吧里看书(的区别),自行体会。
职高或许有学习氛围,但绝 对比不上普高。
我只想衷心的劝告每一位心里对学习,对上课认真听讲,放学认真作业,考试认真复习还有那么一丝丝不抗拒……求求你了,上普高吧,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的去上!”
惰性和物欲,每天都在拖垮他的人生。
这三年,是人生最朝气、最宝贵的三年。
你以为失去了良好的作息规律,实际是优 秀的生活习惯;
你以为失去了知识的海洋,实际是学习的习惯和热情;
你以为失去了通向本科的升 学路,实际是通向自律自由的人生路。
二、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关键前提
初中毕业,或在建筑工地搬砖、或在流水线贴标;
中专毕业,或在车间加工零件、组装设备;
大专毕业,或在送外卖、跑快递;
终日奔忙,只为碎银几两。
▲截取自纪录片《打工》。
本科及以上,有些人在窗明几净的写字楼里,体面地上班;
有些人在瓶瓶罐罐的实验室里,一心做实验;
偶尔,你还会在某些产业峰会、论坛上看到他们的身影。
职业没有贵贱,但有高低。
这两天看到2则纪录片。
《十八岁的流水线》里,据拉长描述,他所在的音响车间,90、95后的厂工,占比60%以上。
里面的打工人,大多是中低学历。
在流水线上,没有什么八小时工作制。
他们不敢上厕所,因为工位一刻也离不了人。
饭菜里永远没有油,留在身上的,只有大大小小的伤口和层层叠叠的老茧。
忙碌的双手,放空的脑袋。
他们天天打螺丝,天天活得像螺丝。
刚进厂时,工人们也曾意气风发,期待着“草根逆袭”。
终有一 天自己会成功:
到时候做主管、当老板,让那些大学生给自己打工。
然而学历不够,在就业市场上,他们与那些本科毕业生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截取自纪录片《十八岁的流水线》。
为什么大专及以下的人,不去竞争高薪、体面工作呢?
在社会的炼狱里,很多人说“学历不重要,就业市场是公平竞争的”。
这是事实,一部分的事实。
而另一部分,是没有学历,你连简历筛选都过不了。
那一沓沓被扔进垃圾桶的简历,预示着学历不同的人,未来的路将再次分叉。
人生的境遇,云泥之别。
前段时间,安徽卫视《学霸是怎样炼成的》的节目片段被网友疯传。
其中,小米的前人事经理直言:学历越高,就业优势就越明显。
“离开招 聘会后,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就丢到桌子上,被清理了。”
为什么不带走“非985”的简历?
“你又不是我的亲戚、我的朋友,我不了解你啊;你也不是我的老板、我的孩子,我不认识你啊!”
为什么要花时间去了解你?
“你连学历都没PK过人家,凭什么得到这次机会?”
“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歧视,已经如此尖锐,更何况大专及以下呢?
学历越高,得到机会就越多,获取自由的成本也更低。
尤其是北上广深这类一 线大城市,学历不够,你连服务员的工作都不好找,骂你你都得赔笑脸。
连做房产销售,都得有大专文凭了。
我们想要机会、要公平,想与那些“先进生”们站在同一个舞台,争个高低。
提升 学历,是最快的路。
提 升 学历的过程,就是掌握知识、提升认知、培养思维,人生进步的过程,一生有益。
▲截取自纪录片《打工》,“二十几岁的年纪,迷茫得很”。
话说回来,我们为什么要提升 学历,不就是想多个选择、多条退路吗?
谁想让自己沦落至麻木的流水线上呢?
谁不想逃离麻木闭塞的工厂牢笼?
如果有更多机会,去挑战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改变命运?
▲截取自纪录片《十八岁的流水线》。
为什么不放手一搏?
付出的努力,受过的苦永远不会白费。
即使当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也会在未来的某天补给你。
所以,别再鼓吹“学历不重要,社会上只看能力”的论调了。
人家阳奉阴违,你却偏要上当?
没有任何时代,比现在的社会更看重学历了。
不要反怼,不要自欺欺人,更不要举马化腾等“草根逆袭”的例子来诡辩。
相关性里面一定会有例外,但个例永远无法反驳比例。
记住这句话。
三、世界不乏苦难,越怕吃苦,越有苦吃
随着我们经历得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理:
越怕吃苦,越有苦吃。
(短视频)
“现在都能想到专升本,为什么不努力这三年考上本科呢?”
当你左右摇摆、踌躇不前的时候,时间一点点溜走。
等我想要改变的时候,却发现早已身处苦海。
《打工》里,有个年轻的老员工,叫权广彬。
24岁不到的他,已经在厂里工作五六年了。
上班、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累了一 天回到宿舍,他就躺在平板床上刷刷视频、玩玩手机。
用廉价的快乐,当作自己拼命活着的一点奖赏。
攒不出钱来的权广彬,想结婚都没有女工看得上。
再不甘心,再苦再累又如何?
想过无数次离开,最终也只能回到厂里继续上班。
“都混熟了,出去也不知道能做啥”。
过年时,权广彬去看望小学同学杨东。
▲杨东对自己当年放弃学业出来打工的事情,悔不当初。
纪录片《十八岁的流水线》的结尾,厂工们纷纷诉说着自己的愿望:
申才金想让爸爸妈妈过得很好,王丽英想当个小老板,刘有波想学一门技术,梁丽婷想开家自己的店,杨玉金想在老家盖个大房子,黑来拉夫以后想多出去玩,罗恒想做个有钱人,郑泽高想做个设计师,还有吉克小红、孙成才、熊波文、曾令松、罗明标……
多么普通又实在的想法。
多么残酷又无情的现实。
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
这些厂哥厂妹们,他们曾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是继续当年学业,二是进厂学门技术。
不想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张师傅自高中毕业就一直在外学徒,如今已成为伯恩厂的一名高 级技工。
▲截取自纪录片《十八岁的流水线》的网友评论。
以为逃脱了三年的寒窗苦读,却失去了自律自信的自己。
以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却被生活按在泥沼里爬不出来。
世界对读书上进,一直都是奖励和褒扬的态度。
从“囊萤映雪”到“头悬梁,锥刺股”,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到“寒门出贵子”。
人生从来多磨砺,没有任何成就,是谁能轻轻松松拿下的。
吃不了苦中苦,凭什么做人上人。
他们赶不上的末班车,我不希望你们将来错过。
如果还有努力学习的权利,那就牢牢掌握在手中。
世界不乏苦难,越怕吃苦,越有苦吃。
人生的路,从来无法回头。
失去了,就是一辈子。
免费提供问答解答,帮您轻松解决难题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