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也是源于跟我触过的运营的同学打交道的感悟。
1. 尊重用户的喜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力,但是这种主观判断力如果全部用在工作中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有利。
做活动运营的同学如果太主观,对于自己喜欢的活动形式特别喜欢,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形式,即使是有数据验证受用户欢迎,效果很好,有成功案例摆在面前也会置之不理。
从事内容运营的同学,对于平台上内容的选择会有自己的主观意见,这种主观意见会影响到对内容的推广和引进上。某个歌手的新歌现在市面上非常流行,但是因为运营的同事比较讨厌这个歌手或是觉得这个歌曲很low,所以就不该歌曲。
某个电台的主播特别受欢迎,各大平台都在用它作为头部引流,但是运营的同事不喜欢这个主播的节目,所以就迟迟不吸引该主播入驻。某个作家的小说近比较火,很多平台纷纷吸引该作家入驻,但是运营同学的不认可,所以迟迟没有引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情况就会造成自家平台在内容上的缺失。
一个人本身应该是主观的,要是不主观的话那就代表自己没想法了,只是要懂得合理控制主观意愿的表达。
2. 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实现方案
虽然对于运营的工作我非常理解,但是很多事也不是产品经理所能左右的。运营同学如果能够熟悉各种技术实现方式,灵活使用,这样在无需发版本,降低技术开发难度的前提下,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我们公司曾经想做一个专题活动,把多个商品打包成一个套餐让用户一次购买。这样比用户单次购买更便宜,也是一种常见的促销方式,希望借此提。河北华信智原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已实现大学生对口专业就业
如果是要在app内做新功能,不仅需要在后台管理系统中增加功能,app还需要重新修改界面设计,加上测试,可能产品上线需要1-2个月的时间,更麻烦的是还需要用户更新版本才能看到。这个时间周期对运营来说是不能接受的,等到这个流程走下来,他们肯定也完不成KPI了。
如果一直这么僵持着,必然无解。
后来我们想了一个办法,用H5页面去实现,把所有的商品聚合到一个页面中展示,购买按钮链接到支付页面。然后借用轮播图做链接,做活动的入口。这样虽然不能在产品中做一个固定版块,但却能实现我们的目的,活动能按时上线。
产品经理和运营大的矛盾之处就是不能按时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矛盾也不是不可调和的。熟悉互联网的常见的一些技术实现方式,对于日后的运营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3. 了解技术开发难度
让运营同学了解技术开发能力,看似这要求有点太高了,不过我的意思也只是说有个大概了解,比较粗浅的就行。
实际上在我遇到的运营同事中确实也有几个对技术也有所了解的。但他们也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主要得益于丰富的工作经验。
运营了解技术有个好处是给技术提需求的时候能够更有尺度,对于某些功能的技术开发难度心里大概有个估算。有些时候产品经理可能会比较恼火,版本的开发周期已经很短,但是运营却提出了好多需求,开发时间显然不够。
反过来说,运营懂技术有一个益处就是当产品经理去跟他沟通需求,阐述驳回需求的理由时,他能更好地理解,这样会很大地降低沟通成本。
有些运营同学的确是不懂技术,但有些运营同学是明知时间不足也会全部提出来,抱有一丝侥幸,万一实现了呢?
还有一种情况是运营在提交需求的时候,已经想到了有些需求会被砍掉,做好了心里准备和预案。所以当有的需求被砍掉的时候,他们也会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