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想知道,雅思(课程)口语考试中,高鼻头蓝眼睛的考官如何评价中国学生的口试表现?在“”的口语测试中,他们一边听,一边在想些什么?在他们看来,你在准备口语考试必须注重哪些要点,在考试时又要注意那些细节?我们不妨一起听听雅思考官的建议。
一,雅思考官是些什么人?
雅思考试由英国剑桥大学测试中心、澳大利亚高校国际开发署IDP Education Australia和英国文化委员会The British Council共同举办。在中国,他们委托中国雅思工作网络(China IELTS Network)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专设的考试部招募雅思考官。
雅思考官必须是母语为英语的的大学毕业生,受过英语教师的系统培训,有教学经验。我入选,就因为我有10年教学经验———在日本教了4年书,在澳大利亚教了5年书,又在中国教了1年。具备了这些硬指标,我们还得接受一个周末的考官培训———了解雅思考试的概况。此外,我们上岗前要接受写作和听力测试,这种测试不是“一考定终身”的,今后每2年都要接受一次这样的测试。
重要的是,雅思考官的道德水准必须经得起考验、值得信赖。如果在考试时遇到自己教过的学生,雅思考官一定会向考试部提出“回避”,要求找人接替自己的工作。一般来说,雅思考官不教雅思课程,即使教,也不能批改学员的模拟试卷,更不能在模拟口语测试时给学员打分——这些都要靠自觉。
二,雅思口试,有没有“标准口音”?
中国学生在准备雅思口试时,常会问“考官喜欢怎样的口音?”其实,雅思口语考试没有所谓的“标准口音”,考生没必要非去模仿标准的英国英语(the standard Queens English)。考生带口音,只要不影响考官对你的回答的理解,就没有关系。
依我看,中国考生大的问题在于发音。中文和英文的发音方式很不一样,中文基本都以元音结尾,英文则有很多单词以辅音结尾。比如book这个词,应该以k这个辅音结尾,但很多学生不自觉地会加上个元音;又如spelt这个单词,其中有两处两个辅音连在一起发音,有的中国学生就不会发了,一定要在两个辅音当中加个元音。
再有就是哪些单词的发音该轻哪些该重,中国学生不很注意。比如一句:My mother is an aircraft engineer.其中的mother、aircraft、engineer三个词是句子的灵魂,必须重读突出,而其他词只是用来连接整句句子的,要轻读。在这个句子里,还有连读,这也是中国学生容易忽略的。忽略连读,发音会显得很生硬,不符合语言发音习惯。
三,多看报听广播、多记鲜活词语
很多人说,中国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很强,我不同意。我看过中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词汇手册,其中很多词是老的,甚至是死的、废弃不用了的。照这样的手册背记单词,又能得到多好的学习效果呢?而且,我看外面在的很多英语练习手册,都是用一小段一小段的文章在训练阅读能力,这太不够了。
这个毛病会反映在口语考试中:考生回答问题,用的是老词、死词。所以我建议大家多读一些英文报纸,报纸文章里用的都是鲜活的词,而且报纸报道的内容广泛,所用词语的量和面因此也非常广泛,拿它做活教材,好不过了。
再有,我发现中国考生听力练习不够。反映在口语测试中,就是使用的句式非常简单,而且很难在短的时间里集中注意力来理解考官的提问。还是要多听广播,听长文章,而不是一句句短小的对话,有些听力训练的磁带,用的不是真实的句子,不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句子,这对参加雅思考试的学生,没有很大的帮助。
四,千万不要背诵“标准”
我想强调,我不愿听考生背诵。现在冒出了很多所谓雅思口试的“标准”,可每个考官对考生的提问不可能一样,“标准”又如何能做到“标准”呢?这就像你们听人家演讲一样,他是背诵出来的,还是即兴发挥讲出来的,区别太明显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考生答非所问。如果你词汇量不够,我可以理解,但如果因为没有听懂题目而胡乱回答,就太可惜了———其实,你完全可以要求考官复述一遍题目,或者解释一下,因为有的题目确实是考生从没考虑过的,提这样的要求是合理的,不会被扣分。
有的考生干脆不回答问题。我们的提问并不会涉及个人隐私,因此不存在不方便回答的情况。就算你口语不好,用中式英语回答总比不回答好吧?这些问题也没有标准,只要把个人观点有头有尾说清楚就可以了,你的回答和考官的意见可以不相同,这不会被扣分。 但是,千万不要犯太小儿科的语法错误。
五,评分有时会复核
考试结束时,不要问“我会得几分?”之类的问题,即便我已经给你打好了分数,也不会告诉你。
雅思口语考试是主观打分,因此,雅思主办机构为保证打分公正、准确做了大量工作。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考生项(听力、阅读、写作)的得分是6分,而口语是4分或者8分,考试主办方会在10天到两个星期后,再请高一的考官复听一遍考生口语考试当天的录音,重新打分。
六,分数不理想(较低),不要急着再去考
如果没有得到理想分数,不要在3个月后再次参加雅思考试。一般来说,在短短3个月里,某个人的成绩不可能明显提高,再次应考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免费提供问答解答,帮您轻松解决难题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