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点换学校,很多就是在名校和求稳中纠结。你应该从这些方向考虑。
如果你特别想去名校,可以为了名校大不了来年二战,但是现在的复习情况感觉上岸很难想换个稳一点的学校,其实这种情况完全没有必要,即使换了学校考研成功了也不会很甘心,我们还有70多天的时间,很有机会拼赢。如果你就是想上岸,本身就是个二本三本,双非不亏,名校血赚,那就以稳为主,觉得自己上名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就稍微降低一个或半个档次,比如以前的目标是985,现在就换成211。
如果你换了学校后,觉得难度降低了,觉得能考上就行,以前那股冲劲没有。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还不如不换呢,换了之后你的成绩肯定不会有之前那种复习情况好,即使是遭遇滑铁卢了,成绩也不会错,调剂也容易一些。
除以上两点,师兄要给大家再泼一下冷水,换学校不是那么简单的,嘴上说换就换了。从实际技术层面上来说,换学校的代价有点大,你需要再去找资料,有可能还会换参考书目,又要重新复习,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时间。如果自身基础不够硬,风险会很大,建议一般采取保守策略。而且,当人有压力的时候,才会有冲劲。很多人前期复习懒散,浪费时间多,没有完成既定的任务,所以觉得这个考不上想换学校。从一档换到二档之后,压力减轻了,你是否会继续“放松”,继续“浪费时间”?!这真的说不准。有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如果遇到参考书大改、专业突然被取消、统考缩招严重、复习状况实在不佳等情况,不得已要换学校的话,可以按这几个建议来选择。
首要考虑的是要跟你复习的专业课参考书目目相关系数最大的学校,参考书目一样最好,即使不完全一样也要保证差不了多少的,这样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选一个专业排名差不多的院校,比如之前的目标被评为A,那我们就可以在A-中选一个专业课相近的学校。另外,学校排名上我们可以按照985→211→双非这个方向选,当然每个档次中也是细分三六九等的,比如清华、北大就是985第一梯队,c9就是第二梯队等。
一般专硕的英语、数学以及专业课也是比学硕的难度要小一点的,而且对于考博、工作影响不是很大。如果你通过理性的对比思考,最终确定更换学校,并不是仅仅的嘴上说换就换了,而是迅速行动起来,越快越好。虽然个人觉得坚持初心是最好的,但是面对自身的考研情况,理性来说,换一个学校也没什么。考上了就行,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在别人看来,你考北大没上岸就是不如人家考211上岸的。别人只会关心你考没考上,很多并不太看重报考的学校有多厉害,包括你的家人、亲戚。如果死磕名校几年,无论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还是别人给你的压力都会越来越大,死磕几年结果了还好,怕的就是花都没开。总之,要不要换学校,这个需要小伙伴们结合自身情况好好想想,且要尽快决定,时不待我。面对眼前的两条路,当犹豫不觉的时候,最好的选择是那个哪怕失败,将来的自己也更容易释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