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通常都是很焦躁不安的,他们会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钻牛角尖,在这个时期,家长一定要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好好沟通,叛逆期的孩子对于挫折感的调解是很差的,也通常会因为挫败乱发脾气,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挫败,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重要的是,展现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方法,遇到挫折了不要紧,可以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思考,一定会成功...
青春期异性交往问题已经成为成千上万家长困惑的难题,据统计,约有10%—15%的中学生出现“早恋”现象。当家长们在为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而担忧苦恼时,可谁会知道这些沉溺于“爱情”的孩子们,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家长们该怎么办?
早恋是一种青涩的感情,在缺乏人生经验的孩子之间,这种感情更多的是一种出于“一时性”心理而产生的朦胧感情。对待孩子的早恋现象,家长先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看待并处理好这个问题。要意识到孩子只是一时蒙蔽了双眼,应该及时启发、引导孩子正视问题,作出理性思考与分析。
现在有种说法:“早恋是老师父母逼出来的。”我认为不能完全这么说,因为这样对家长不公平。
虽然有一部分早恋的原因追溯起来和家长相关——父母工作很忙,对于孩子照顾少,孩子内心有了情感需求,其实这种需求更多的是对亲情的要求和对交流的需求,可是在家长这里得不到满足,孩子当然就会转向同伴。尤其是在家庭关系并不是很和谐的情况下,孩子更容易出现早恋的问题。
有个高一女孩,被老师发现放学之后不回家,还在静校之后和同班的一个男生两个人黑着灯坐在教室里……还有学生反映,看到这个女孩和那个男孩放学之后一起走、逛公园,还经常私语。所以,老师就向这女孩的家长表示,孩子成绩有所下降、上课走神,提醒家长注意和女儿聊聊。女孩的父亲听到反映之后暴跳如雷,狠狠地把女儿打了一顿,并且言辞激烈地辱骂了她。结果就是:这个女孩坐在了14层高楼的窗台上,扬言跳楼。
在女孩稳定下来之后,和心理老师做了交流,老师惊奇地发现,其实她并没有早恋。那她为什么要和那个男孩那么密切呢?原来女孩的父母感情不好,她的妈妈怀疑她的爸爸在外面有第三者。家事弄得女孩不胜其烦,影响了学习。可是这女孩绘画成绩很好,而那个男孩也是书画社的成员,两个人就慢慢熟悉了起来。男孩很关心她就询问她的事情,女孩心里憋得太难受了,就经常和男孩谈自己的苦恼。
因为这男孩就是单亲家庭,所以非常有经验,告诉女孩:这时候你就别理他们,相信父母会处理好的……他们两个其实只是在进行一种相互的开解和倾听。黑着灯坐在教室里聊天的方法虽然错误,但原因只是因为外面很冷,而且怕学校发现。实际上两个人并没有做任何超出友谊的事情。但是被家长和老师硬是扣上了早恋的帽子,这样一来,对于逆反的孩子来讲,就是一种逼迫。
每一个“早恋”的孩子,都不希望父母粗暴干涉自己纯真、朦胧的感情。所以当家长面对子女早恋时,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孩子,把双向沟通变为父母单向的训斥、辱骂,甚至殴打,这种简单粗暴的施教方法只会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应该像“接球”一样,顺着“球”的力道走,注意尊重他们的感情、理解他们的感受,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沟通,通过疏导、教育让子女“自我觉醒”,跳出早恋。
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1:放下权利给孩子,但不是放任。节日可以问孩子想去哪里玩,或者自己有什么安排。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征求孩子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但孩子的一些过分的要求又不能依之,不然日后他会自己放任自大,这样会更难教育了。
2:不要总是向孩子施压,给孩子一定空间,不要在学习上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孩子本来学习就很辛苦,如果一次的成绩失利,孩子心里也很伤心,如果你再去说孩子,孩子就会容易发脾气。不用总对他说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考试每科都要有多少多少分以上什么的之类的话,多给孩子一些空间,给孩子一个调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