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乖巧的孩子一夜之间处处与爸妈对着干?你告诉孩子,地上凉,不要躺在地上,孩子却乐得其所,充耳不闻。你告诉孩子,要吃完饭再玩,孩子偏偏抓着玩具不松手。家里有个小对头,真是棘手。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正常状态,主要表现为*性大大增强,自我意识日益明显。2岁左右的婴幼儿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劝告,同时又存逆反心理,往往大人越是阻止,孩子越坚持。特别是有些行为,家长觉得危险,就会特别积极地阻止,反而激发孩子反复去做。不去”理睬“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更容易使他们放弃。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你可以试试:
限制他的选择
孩子要求自己做决定是好事,毕竟家长不能包揽孩子一辈子。你可以在你的可接受范围内,让孩子做出选择,例如:让孩子选择看十分钟电视,还是玩十五分钟玩具。
转移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你只要提出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孩子立刻就会忘记自己正打算做什么,开开心心地被你带跑。例如:当孩子不听话,一定要看电视时,你可以说:“我想玩捉迷藏了!我们来玩吧!”
约定规则
在孩子不闹情绪的时候和他约定好,当孩子没有遵守约定的时候,你可以轻声提醒他。让孩子逐步形成内在约束。这种亲子沟通十分重要,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明白家长的愤怒,你需要将游戏规则简单化,让他意识到如果他做了这件事,你是有理由生气的。
角色互换
家长成为只会说“不”的孩子,让孩子当家长。这种角色互换可以更加理解双方的感受,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成长、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江苏镇江孩子管教学校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
1、做好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胜好表现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长运用好孩子天性,就会使孩子开心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否则,就会导致孩子上课多动、没有学习兴趣、沉迷于玩手机等。
面对孩子不良习惯,家长要采取正面引导、正向激励、批评纠正的方法,对孩子学习要定时、定量、定内容、定计划,根据完成情况,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预习、复习、学习、思考等好习惯。
对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等不良习惯,家长要控制内容、约定时间,说服教育,循序渐进,纠正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