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的每个阶段,都会存在着方方面面的挑战和问题,但是幼升小以及整个小学阶段,是亲子关系面临巨大挑战的一个***特殊的阶段。作为家长来说, 我们希望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能迅速适应学校生活、尊敬老师、喜爱学习、与同学相处良好,从一开始就可以紧跟着老师的步伐一步都不落下。
但是,孩子的表现往往不会那么完美、尽如人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难免的。比如:不喜欢上学、害怕老师、做事丢三落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慢、磨蹭,质量差、考试成绩差、胆小、孤僻,不敢和其他同学接触、容易激怒,容易哭闹、不遵守课堂纪律等。
我们对孩子有越来越多的要求和不满,孩子也开始讨厌和抗拒我们,亲子关系变得糟糕起来,越管教问题越多……
如果没有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期的话,有可能给之后的亲子关系埋下一个巨大的隐患,更有可能影响孩子对学校、对学习的根本看法,从而影响他的一生。
如果我们打算养一株植物,我们会怎么做?
我们会先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花,要用哪种肥料,需要多少阳光、多少水。
因为植物的天性是不同的,有些喜光,有些惧光,有一些植物在水里才能成活,有些植物浇水太多反而会枯萎。
养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每种天性都有优势劣势。
比如,孙悟空精力旺盛、满脑子新鲜主意、活泼好动,但是他坐不住,做事不严谨;沙僧规矩听话,严谨务实、重细节、执行力强,但是活力、创新能力就差些。
如果家长只从自己的天性喜好出发,逆着孩子的天性,补短纠偏来进行教育,必然会导致孩子纠结、矛盾、性格有问题,频繁的引发亲子冲突。
1.教会孩子自主学习,把父母解放出来
在孩子上学后,很多家长都开始守着孩子做作业,不厌其烦地,一道题一道题地耐心讲解,有时甚至全家总动员,为的就是辅导孩子的作业。
两年下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一直,但是独立学习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
上了三、四年级,语文的阅读分析、作文加上来了,数学题目也更难了,有些家长辅导力逐渐力不从心了。
孩子失去了家长的支撑,学习马上就滑落下来了。家长着急,孩子失落。
孩子自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而且越小开始训练,效果越好。
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给孩子***佳支持
现实中,有的家长从来不和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一无所知;也有的家长想方设法和老师沟通,可就是效果不好,干着急没办法。
很多孩子因为家长与老师时沟通时的矛盾,被 “冷落” 。
2.孩子不爱写作业, 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
上小学后,孩子多多少少都在作业上都出现了问题,搞不清作业是什么、找不到作业本、写作业磨磨蹭蹭、作业质量低 ……
作业问题,看似很单纯,但是它可能与生理发展、亲子关系、父母自己的成长问题、孩子的天性、学习习惯等诸多的原因,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