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转移。兴趣是动机的重要因素,她能引人注意,调动人的好奇心,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而人的兴趣又易于产生干扰,导致转移。思想成熟的人自控能力强,能自觉地排除干扰,保持兴趣的持久稳定。而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其兴趣的显著特点是动摇性,只要干扰因素强烈,就会发生转移。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书刊影像则较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斗殴,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教育提醒: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些孩子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
让孩子学会消化知识
什么是让孩子自己学会消化知识呢?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孩子一定要养成温习自己已学过的功课加强孩子对知识的记忆能力。青春期的孩子们玩性特别大,也许今天学的知识过两天不去复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让孩子学会温习功课加深对知识的巩固程度,同样也要做好预习功课,这样可以避免在课堂上某个环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后老师想跟所有家长说通过以上“7”种方法帮助孩子提习能力需要长时间去坚持。千万不要三天两天晒网对孩子实施放养式的教育模式,这样即使对孩子负责也是对家长自己负责。
厌学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而外在环境(社会,学校、家庭等)的不良影响也起着的推动作用。要学生的厌学情绪,先要唤醒学生的自我向上意识,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动性,再次要让学生感受关爱,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当然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结合在治理厌学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胡乱攀比,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家长都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还总是拿孩子的短处和别的孩子长处比,这回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要知道没有一个人是**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家长要正视这一点。
解决办法:家长不要胡乱攀比,人有差,要承认差异的存在,以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去发现孩子的潜力所在。家长要看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长处,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方面较有潜力,较有优势,去鼓励和支持孩子发扬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