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其紧张焦躁,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辨别高考的路径
给大家举个例:一个伐木工人砍树,当他走进一片森林去砍树,一味地看到一棵砍一棵,但他永远不知道自己砍倒的树是这片森林里面的大树还是小树,如果他停下脚步,爬上一棵树眺望四周后,他就会发现他要砍的大树在哪里,这个时候他再下来,就会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因此,我建议大家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明确自己的责任——“我该干什么”、二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我想干什么”、三是评估自己的能力——“我能干什么”。也就是说在.后的119天里,我们应该先完成这三件事才能心无旁骛地进行冲刺。也许大家会说,我该干什么?当然是考出好成绩,走进一所理想的大学啊。我想干什么,就是努力去实现考出好成绩这件事情。可是,对于我能干什么,我想可能大家回答起来底气就不是那么足了吧。所以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说说,要做好这三点,其实并不简单,特别是第四点。
首先明确自己的理想大学是那几所(一般在10-15所就好),这个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一个范围的,这个时候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来思考了。第二,了解这几所大学近几年在自己省份的录取位次是多少。第三,预估今年这个位次对应的分数应该在什么区间,通常区间长度不宜超过20分(但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高考的录取分数对有些高校将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变化)。第四,也是.关键的一点,就是自己的高考总分必须达到这个区间的上限分数。并且要将这个分数分解到每一科得多少分、每一科的每种题型得多少分,这个分解必须根据自己现在的实力,并且结合自己各科模拟成绩的走势和自己对各科各知识点真正掌握的情况。比如说数学,你的目标是120分,那么选择题你要得多少分,填空题你要得多少分,后面几道大题的前几道要得多少分,.后两道题你要得多少分,等等。当然这个不能盲目胡揪一通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要针对以往几年的高考来分析,整张试卷的知识点分布,你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等等来做出自己的分解(一般情况高考总分比现在能力高30-50分是常见的,具体各科高出的分数分布可以自行调整)。
二、科学合理的规划时间,不打无准备的仗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按上面分解的开始复习了呢?我想还不行,因为你还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啊,学校每天都有明确的“录播+直播”课程安排,关键是你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这个时候你需要画一张以一星期为周期的表格。同时将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的16个小时分成16个单元(确保睡眠时间不少于7个小时)。每天要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每天要背记的内容要列在表格里,要脚踏实地,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要用 记忆法,效果很好。
高考备战是一个高度紧张的过程,适当的运动、合理的休息、规律的生活都是必须的,事实上,能够长期处于紧张学习状态的时间一般都不超过2个月,耐力很好的也不会超过3个月,而现在离高考还有119天,所以一定要张弛有度。
三、合理调整自己的状态周期,让自己高考时处在正向状态
每个人的状态都会有周期,状态好的时候你会觉得什么难题都很容易,而状态差的时候你又会发现平时很容易的题就是做不出来。这个周期一般是一个月左右,类似于正弦曲线。所以你现在就要开始调整自己的这个状态周期,至少确保高考的那段时间处在45°-135°之间吧(正弦曲线的)。.差也要在30°-150°(正弦曲线的)之间。这样的话,你考完出来就会发现你比正常预估的还要高20分以上,是不是很开心啊。
四、实战层面,就是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
以物理为例,一定要清楚高考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开始思考,各知识点两两之间存在什么联系,从而形成知识链,链与链之间通过共同的知识点又形成知识面,而面与面之间通过共同的知识链.后形成知识体系。事实上,如果想得到全省平均分,你只要掌握了知识点并熟悉其彼此之间的联系,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了,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在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个成绩段的话,那么你就需要熟练掌握知识面之间的联系了,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甚至是全省前1%以内的成绩的话,我相信必须掌握了整个知识体系才行。
结合前面的那个时间表,以高考日为终点,采取倒推的方式,按星期规划好什么时间复习什么知识点,如果因为特殊事情没有能够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那么就一定要利用其他时间来完成,自己要随时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直到适合为止。2003年“非典”时期,当年高考前几个月,北京市中小学停课,北京四中学生在家自学3个月,学生处于自我复习状态(当然有老师每天联系指导学生学习).后高考成绩出来,北京四中考出了.好的成绩,考入北大清华的人数比哪一年都要多。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