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就记载了两个文人的口吃,"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相如口吃而善著书"。韩非子说话不利落,但走笔汹涌连贯,那部卷帙浩繁的《韩非子》,称得上是文学与哲学交融的经典之作;司马相如也患口吃,他的一篇《大人赋》上继楚辞的传统,下开游仙文学的先河,让汉武帝产生"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扬雄对司马相如佩服之极,认为他的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这扬雄也是一位口吃者,班固在《汉书》里记载扬雄"口吃不能剧谈",但他静默好思,聪敏好学,在文学、哲学、天文历法和语言学方面都取得相当建树。创造了"洛阳纸贵"的畅销神话的左思把扬雄抬得很高,谓其"悠悠百世后,英名坛八区",而左思自己,也是口吃者,《晋书》中就曾记载左思容貌丑陋,口吃,不喜交往。
口吃对文人来说也许是福,正由于口头表达困难,才会在行文上恣肆,正因为口语表达的欠缺,恰恰成就思维的严密,正如盲人虽看不见,但听觉、触觉功能就会增强,来代替、补偿视觉的功能一样。近现代、当代文人,口吃者似乎更多。
现在电视剧里把纪晓岚说成"铁齿铜牙",他应对敏捷、滑稽多智的形象已在观众心里扎了根,现在搞大学生辩论赛,有大学生遗憾地说,如果纪晓岚生在现在,和他同组,肯定无疑。但事实上,据纪晓岚的好朋友,嘉庆皇帝的老师在《知足斋诗集续集》中记载,纪晓岚"口吃善著书",并非口若悬河能说会道之辈。
南社诗人柳亚子,自谓平生有两大不便:口吃说话不便,近视出门不便;朱自清当中学教员,据听过他课的学生回忆,他一讲课就脸红,说话就结巴,不管天气是否炎热,都会流汗;回忆巴金的文章里,几乎一致提到他有着轻微的口吃;金庸在《明报》报社做老板时和下属交流常以纸条递字,因为他不善言语表达、有点口吃;上海女作家陈丹燕自述小时口吃,跟小朋友交流困难,才写文章,当代先锐评论家余杰,也自称口吃,说"在那些寻常人以为平坦如砥的道路上,口吃的人却体验到坑坑洼洼的。"....
文人日常表达的艰难与写作的顺畅就这样组成一道奇异的风景。
因为口吃,他们常常选择少说多写,正如鲁迅所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却同时感到空虚。"
贾平凹在一篇文章里也有类似的话,他说一个和尚曾传授他成就大事的秘诀,那就是:心系一处,守口如瓶。他又说,"世上有流言和留言流言凭嘴,留言靠笔我不会去流言,而滚滚流言对我而来时,我只能沉默。"
文人口吃,正是因为讷于言,所以敏于行。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