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计划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18.9万人,扩大专升本招生32.2万人。我们将积极争取支持,大限度地扩大招生规模,力争把研究生规模扩大20%以上,专升本计划占应届专科毕业生人数比例扩大到15%以上。
4月17日下午,河南省教育厅举行河南省高校返校复学疫情防控新闻专访,明确全省高校以4月25日为返校复学起始时间,原则上达到返校复学条件的高校毕业年级和有重要科研任务的研究生优先返校;其他年级自5月6日起陆续有序返校。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就高校返校复学时间安排及如何做好校园疫情防控,确保安全复学和师生健康等情况,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李培俊就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介绍
疫情给2020届高校毕业就业带来不小的挑战,在这个特殊时期教育厅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于当前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求职找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李培俊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习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今年我省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66万人,连续两年居全国位,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需求下滑,线下活动停止,毕业生择业渠道受限,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不少高校毕业生在“特殊时期”对如何实现就业感到着急、焦虑,对此我们也感同身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把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等作为应对疫情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中之重,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换方式,打造“云双选”线上服务新模式。疫情爆发后,我厅时间发布了《关于毕业生就业手续及学历、学位认证对外服务窗口疫情防控事项公告》,联合省人社厅等5部门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将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就业手续线上等毕业生关心的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告,强化“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低限度减少公共场合人员密集来往,大限度防范和把控疫情交叉感染。我们先后启动“春季网络月”、“分秒在线促就业春暖活动”、 “全省医学卫生类、师范类毕业生网络双选月”、“众志成城出彩中原百校万岗”等网络双选活动,对接“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服务,通过省教育厅网站、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及全省各高校教育新媒体矩阵不间断推送各类信息。截至4月17日,全省教育系统各类活动共计7223场次,累计推送岗位信息150余万条。二、拓宽渠道,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形势下就业服务的首要任务,一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特岗计划”、“选调生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以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引导毕业生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就业创业。二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配合兵役机关落实好我省的大学生征兵工作任务,针对毕业生群体开展精准宣传动员和重点征集,进一步扩大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征集比例。三是扩大我省规模。今年计划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18.9万人,扩大专升本招生32.2万人。我们将积极争取支持,大限度地扩大招生规模,力争把研究生规模扩大20%以上,专升本计划占应届专科毕业生人数比例扩大到15%以上。三、紧贴需求,提供优质就业指导服务。一是开好线上就业指导课。我们在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云平台开通线上“微指导”功能,免费共享300余门优质就业创业指导网络精品课程。统筹七家网络平台,实现网上授课、线上培训、空中双选三位一体,提供线上公益就业创业指导课程500节、就业技能培训项目30类。二是疏解毕业生焦虑情绪。我们及时发出《致全省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网络双选会温馨提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形势,大限度疏解高校毕业生在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要求各高校建立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专职教师、辅导员为毕业生及时提供线上就业咨询、指导;不间断推送就业指南、云面试小技巧、就业政策问答等,积极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社会关切,群众关心,服务毕业生就业我们一直在路上。借此机会,我想提几点建议,供广大毕业生朋友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参考:一是坚定信心,理性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暂时的,我国经济长远向好的总基调不会改变。特别是随着和我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随着全省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率不断提升,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量将逐步提高,加上各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举措更加精准、精细,这些都将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希望广大高校毕业生理性面对当前压力,克服焦虑、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坚定信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机遇。二是确立目标,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求职。我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广大毕业生要紧密结合自身性格、兴趣、特长,合理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及早做好就业准备,以不等不靠的积极心态,自信、主动地向目标单位展示自我、求职择业。三是理性求职,维护正当合法权益。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各类信息也良莠不齐。广大毕业生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精准锁定岗位,克服盲目心理,特别是在向用人单位提交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隐私信息时,要时刻警惕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等,避免为非法分子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四是转变观念,到需要的地方就业。习书记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希望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将个人前途、成长成才与命运同频共振,积极到急需的岗位和领域建功立业,为决胜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丨河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