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学习的理解是这样的:
天天上课睡觉打游戏,然后考前翻翻书,考试九十多,就是天赋高;认真听课挑灯夜战,结果多六七十,就是天赋低。面对同样的问题,一看秒懂就是天赋高,苦思冥想也一头雾水就是天赋低。 在他们看来,天赋完全是基因决定,生而有之,不可逾越,保留的。天赋低的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种差距。天赋是勤奋的功率。 总而言之,很多人的学习观就是:“成绩=天赋×努力;天赋=成绩÷努力;努力=成绩÷天赋”,翻来覆去就是这套简单的公式。 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学习观。 1、学习本身是自带加速度的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谓的“天赋”,应该叫“伪天赋”才对。 那些让“学神”们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类: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这两者的作用是如此广泛,如此隐蔽,以至于渗透到了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就是一种“天赋”的错觉。 学习习惯有多重要?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缺乏管教,“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的经验更多,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了高刺激的事物。一个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下去。并且,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向激励了这种亲和枯燥的习惯。 于是,同样是刷书遇到枯燥的章节,前者在低刺激的环境中,更倾向于走神,花了两小时在随时袭来的走神中,走走停停,勉强推完了这个坎;而后者更倾向于专注下去,二十分钟就能推完。并且两人的印象深度天差地别。 于是,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天赋,是智商。 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个节奏缓慢的教育环境中,更多地体会了拖延学习来开小差的快感,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使其习惯于拖延。而习惯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获得了巨大的奖赏。 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的习惯;于是,同样是上课讲到稍微艰难的点,前者更倾向于打算拖到课后再消化,然后开起了小差,后者则更倾向于直接正面应对,当下解决问题。 结果,前者不仅上课的时间完全浪费,课后还要以加倍的时间,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极其恐怖的时间亏损;而后者则能在一马平川的课后时间自由地平推进度刷熟练,由此多出三四倍的有效学习时间。 于是,很多人继续认为这是天赋,是智商。 其实,学习本身,是自带微小的加速度的。越学习,就越适应学习,越在“放纵/学习”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你对后者的突触建立就更强一分,下次选择坚持学习,也就不那么痛苦一些。那些从体会过学习乐趣的同学,也就不敢想象怎么会越学越想学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了。 2、学习效率高的人,往往都有极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人会举XXX天天上课吊儿郎当,回宿舍就打游戏,照样年级前十的例子,来反驳“学习效率高的人一定拥有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接下来,我们说一下这群人身上的另一种——思维习惯。这种因素更重要,也同时更隐蔽。 思维习惯有多重要?我们在学习一个新事物,往往是依靠其与已知的事物进行比较与联系。比如我们见到一个由几根木棍支撑的木板,会马上判定这是一张“桌子”,因为我们在后天见到的所有具有类似特征的东西,都被我们分类为“桌子”了,于是,这一类物品就和“桌子”这个词语联系在一起。 类比到学习,当概率论讲到大数定律的章节,一个听说过价格回归、价值定律的人可能秒懂,一个听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当物理课上讲到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听说过“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当谈到三阶行列式的沙路计算法时,做过智商测试题的人往往可以瞬间理解。 这种思维习惯的获取,相当大的途径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分法,书籍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提供经验、二是教授理论。 比如一部小说,就是一系列经过高度整理,高度有序化的经验;一本科普杂志,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一系列浅显通俗的理论。 一个热爱阅读小说新闻的孩子,在早期可能就通过阅读这种可以快提升自己经验丰富度的途径,拥有了远超其他同龄人的早期经验积累,而人总有从已有经验归纳理论的倾向。 这个过程好比核裂变里中子的释放一样——物质体积越大,发生中子撞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的经验越丰富,平时突发灵感,从经验归纳出理论/联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面对新知识时也就更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你仔细观察那些学习效率高的人,就会发现,其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爱阅读的习惯。无论是何种阅读,都有产生精神愉悦的可能。而这种愉悦将成为宝贵的早期正向激励,使其爱上吸收外界经验、接受外界理论,或者开始看到一道难题就忍不住思考,忍不住推敲。他们可能也因此爱上数学/物理/天文/历史等等具体的领域。所谓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后天的。而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 3、做题本质上的好处,是熟悉逻辑通路 而即便是大家所公认的天才,其成就也源于常年思维习惯的锻炼。 比如高斯,他说自己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我们往往被关于他的天赋迷惑了,忽视了他的努力和持续不断的逻辑思维投入。 高斯的计算强度有多大呢? 我们以1818年,高斯担任丹麦的测地工作为例,整个工作持续了8年,高斯白天测绘,晚上计算,测绘所画的图就有100多万张,野外实测数据汇总后,全部计算工作由高斯负责,总计算量需要这个人不休地计算10年! 这种后天的思维训练训练的魔力是巨大的。比如说,同样解决一道难题或理解一个难的概念,需要经过至少七层嵌套的逻辑,一个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层逻辑早已烂熟于心,第四五层逻辑又在他以前做过的题目、看过的书中熟悉过,剩下的工作只不过是推出剩下的两层逻辑而已: 而一个没经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只能熟悉前两层的逻辑,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就要占用极大的工作记忆空间,经历无数次试错,承受大量不熟悉逻辑的痛苦,才能HOLD住那高达五层的逻辑树。于是解不出来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我们每做一道题目,每理解一个概念,每尝试一次思考,就是在不断地熟悉其内容底下的一个个逻辑通路。这种逻辑通路的熟悉,会迁移到我们未来遇到具有类似底层逻辑的问题中去,从而举一反三。 换言之,做题本质上的好处,就是熟悉逻辑范式,缩小推理的“可能性空间”,从而让自己的逻辑习惯能更好地拟合实际问题的路径。 4、习惯的上升空间太大了 以上所列出的每一个具体习惯,都只是习惯、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因素集合之一,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十中得五,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十中得七八的“天才”,也会有二三短板。但总的来说,根本性地决定学习效率的,仍是后天习惯。 无数的学生依据其从小到大的一个个习惯,积累下的一点点经验,纷繁复杂的成长环境,人尽不同的个人经历,高低不平的天赋和主观能动性,上上下下地分布在这个的每一个学生身上。 而那些排在前1%的学生,或是在天赋上突出,或是在习惯上突出,或是方法努力等突出,又或者平均而都不错。而在这个分布中右端的那些人,往往在所有变量上都至少做到了“”这个层次。 很多人会反驳说,到了好的水平,只能拼天赋。换句话说,就是流传得很广的所谓“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但是,在无数个变量产生的高斯分布中,越往极端靠近,短板效应就越严重。 在好的位置,习惯、天赋、努力、方法等已经是缺一不可。此时,所有的高权重因素基本都会成为必要条件,天赋在其间并无什么不同之处。 曾经认识一个高考省,她身上就集成了好的天赋,强大的规划能力,的教育资源,从小刻苦的才艺训练,对特定学科的热爱,每天6小时整睡眠的作息等的因素,这种种因素共同决定了她好的成绩。 所以说,所谓“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也是不准确的,应该是:所有的因素共同决定上下限。天赋的特殊性就是不可改变。以大多数人的习惯之差,习惯的上升空间不知有多大。 5、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比习惯小多了 我们不能否定天赋的重要性,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确实是存在的。 但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抵不上爱阅读的孩子积累下可观的经验与理论存量;你的反应速度再快,也抵不上意志强的孩子听课从不走神的耐力;你的工作记忆再强,也抵不上家教好的孩子轻易专注两个小时的好习惯。 但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灌鸡汤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固化。无数的习惯,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高墙, 在从小的钢琴绘画与电子游戏之间,在一本本数理启蒙文学名著与网络爽文无脑漫画之间…… 在巧妙的引导鼓励与粗暴的填鸭灌输之间,在科学的言传身教与无度的溺爱家暴之间…… 在周游世界博览群书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间,在从小热爱推理痴迷编程与热爱游戏痴迷逛街之间…… 在一贯的三好学生与起起落落的吊儿郎当之间,在班的灯火通明与普通班的嘻哈玩乐之间……悄然建立。 等你发觉这一切之时,高耸在普通人和学霸学神之间的,已是一道道无形而万难贯穿的壁垒,残酷地分隔出强弱有序,不可僭越。
当然,影响学习能力或者说学习效率还有很多因素,例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孩子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等等。想要得到一个好的结果,需要了解孩子,因地制宜,大事可期。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