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学员咨询智多星网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因此,小智特意找了老师聊了下,将老师的看法分享出来。
想要本行业成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世俗的评定标准是薪酬、地位。
观察一些60-80后的成功经验,小智总结了以下几点:
1.老板思维:私活-工作室-造价咨询公司。在过去工资水平较低时,有可能一次私活的钱就抵得上一两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很多上一代人借此机会赚下了桶金。渐渐地,手头上的私活多了,他开始转包抽提成甚至自己搞一个小的工作室,聘用新手或熟手,帮自己做私活。现在很多知名的造价咨询单位都是这样发家的。就和包工头一样,将钱投入设备和工程车,慢慢做大。虽然我们不得不打工,但不要认定自己一辈子就只能打工。
2.立场和利益明确:做造价,把量和价算准确并不是这个工作的目标,而是根据不同的立场、帮别人将能获得的利益大化。工程造价本身就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见过一个造价咨询单位受施工单位委托做结算,1.6亿的预算做出1.3亿,还没被财局砍呢,就自砍三千万,
3.多专业、全过程、综合素质强:一个好的造价师,不会局限于一个专业的造价,见过很多这样的搭配:土建安装/路桥市政/路桥水利/估概预结决,他们不一定是学历高的,但一定是善学习的。算量组价只是表面工作,深层次还是对行业的深入理解、为人出事技巧、沟通与辩论的能力。
但仅考虑他们的经验是不够的,现在工程行业,尤其是土木工程行业,已经不是过去三十年的黄金时代,90后面对的是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企的房价、不断增加的生活成本,他们的成功经验未必能完全复制。在参考上一代人的经验的同时,我还认为90后可以考虑这些提升:
1.利用自媒体:沉淀个人思考内容,打造个人品牌。今年造价协会放宽了各级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要求,行业的竞争会更激烈。行业未来存在开放个人执业的可能性,若与国际接轨,造价工程师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国外的工料测量师、律师这种,不再依附公司。现在是自媒体的时代,人人都有发声的机会,努力让自己的发出声音,让自媒体作为名片的延伸。
2.保持学习,欢迎新技术:不仅做到学习造价的不同专业,还要对新技术抱有欢迎的态度,无论是BIM,还是算量机器人,不能认为这些工具的出现会对造价人员造成太大的冲击,而是期待它们尽早面世,尽早成熟,因为这样才能将造价从低端、繁重、重复的算量工作中解放出来。
3.身体健康:造价俗称“越老越吃香”,年轻时不要把身体熬坏了,才能到四五十岁收获硕果。
4.有底线、有原则:未来是有望规范化的,不要以蝇头小利断送自己的专业道路,虽要为各方争取利益都要基于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之上。如果正在某个单位工作和交社保,不建议冒风险gua证,避免吊销证件。
5.复合型职业发展探索:工程造价专业本身是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三者结合的一个专业,现在说的造价往往就局限于算量组价对数上,造价+经济,造价+法律,造价+管理是否存在可能,需要我们业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