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教学的教学原则(重点)
(一)直观性原则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述,形成有关事务具体而清晰的表象,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
荀子“不问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搏必谬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选教具、加讲解、防滥用、重语言)
(二)启发性原则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通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苏格拉底“产婆术”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要求:①强调学生的积极性
②善于提问,设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读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
(善提问、重实际、扬民主、调积极)
(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
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任市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记》不陵节而施 学而不躐(lie)第二声
朱熹“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
②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重系统、需灵活、主次分明、层次清)
(四)巩固性原则
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夸美纽斯“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
乌申斯基“复习时学习之母”
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五)量力性原则
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于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墨子:夫知者必量其所能而制而入从事焉
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a、正确认识和科学估计学生的发展水平及其潜在的发展可能;
b、合理组织教学,使之在促进学生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
c、注重因材施教
(六)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教书育人)
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教育,
要求: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教学中药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