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是用数计算的,“数始于一、终于十。”《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时”字有过多次演变。古文写作“旹”,从之,从日。“之”的篆体像草木出土,向上生长。日,表示日月运行,气候变化。《说文》:“时,四时也。”草本生长适应气候为天时;人适应天时而春耕、秋收,为农时;游牧年代,看天时而狩猎,叫狩时,后称为守时,又名守候、等候。“守,从寸。寸,法度也。”有记事的法度,有计时的法度。那么,谁掌握法度呢?
《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廷,指宫廷。古代称官府、官舍、官署为寺。官,管也。管理民众的事,以法为度,以度为准,以准为平。《说文》:“准,平也。”古文“准”字写作“凖”,从十。十为终,为结果,事情结果必须公平,这是从事上说的。从时上说,凖,从冫,像冰解冻如滴。古时正是以滴漏计时,击钟报时。所以,篆体“时”字写作(時),从日,寺声。
今日简体写作“时”,直接从日,从寸。日,表日出、日入的天时;寸,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按天时作息。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mai寸光阴。寸,又指手腕上的寸口,今人将时间(手表)戴在寸口处,心跳频率与天时相应,机械时与生理时相应。当生理时(寸)与心理时不相应时就要用心思忖。“忖,度也。”天时对人是公平的,但每个人的生理时和心理时则靠人自我调适。不适则病(生理、心理),适者时间就是效率。
认一认,比一比:
寺、時、时,寸、法、度、准、平、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