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技法的关键在于用水、用笔和用色,以及这三者的配合。就水彩画的特点而论,主要是水分的把握。
1 水分
色彩靠水溶化带动附着在纸上,产生出各种奇妙的效果,使色彩产生了生命,因此可以说,水赋予色彩以生机。
因此,水分的运用是水彩画技巧中很关键的因素。水彩画造型的虚实,色彩的衔接、转换,气氛的渲染,全靠水分的运用。例如画实的东西、前后分开的物体、清楚的轮廓。每笔之间的水分就不能衔接,以免“跑”了。而画虚的东西,如远景、雾景等就需要在底子湿的情况下或邻近部位没干的时候落笔。但湿到什么程度落笔才恰到好处呢?这就需要掌握好时间和笔上的含水量。过早全“跑”了,过晚又出现“硬边”。水彩技巧难,就难在这里。恰如其分地掌握用水,要靠更多的实践经验。
初学往往笔上的含水量太少,不敢用水,画暗面只加颜色而不敢多加水。这样,画面就容易腻、脏、不透明。这样就发挥不出水彩画的优点。水分饱满则色彩透明、画面滋润、有生机。当然,用水多不好控制。如果能在遍底色未干之前先后用不同浓淡的颜色复加第二遍,就可以产生丰富的虚实效果,造成深远的空间。
掌住水分的关键是掌握好时间和笔上的含水量。在遍刚画完,纸还很湿的时候立即加第二笔,就会“跑”了。如果在水稍稍渗到纸里去的时候,再加第二笔.而笔上的含水量不过多,且颜色较浓,就可以产生较含蓄的轮廓。如果等遍全干了以后再加第二笔,那就产生非常生硬的边界。如果遍设有完全干透或干渴不匀。第二笔的含水量又过多,就会冲破轮廓产生“花”的水渍,检查画面水分的湿度。可以从侧面看纸面上是否有反光,有反光说明纸面上的水还未完全吸收。这时下笔就会“跑”;没有反光时就是水已渗入纸里,这时加第二笔就可出现虚的边界。
在湿的情况下复加第二笔,水分要少,颜色要浓,否则会冲出水印。但利用好可以出现特殊效果。
2、运笔
水分、色彩靠笔的带动而留存在纸上。如果说水分赋予色彩以生机,那么可以说笔触闻予它们以性格。
笔触的表现力是无穷无尽的,不仅形体靠用笔来塑造,而且质散、运动感、节奏感、气氛和情绪的表达都和运笔有关。高度熟练的用笔是可以出神入化的。
我国有长久使用毛笔的传统,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的书、画上可以看到用笔的奥妙无穷,这些异常丰富的手法应该吸取和发扬。运笔的技巧只能靠长期的实践,以及研读别人的画,好是看有经验的画家作画。笔触的效果决定于笔的形状、笔毛的弹性、提笔的角度、运笔的方向、力度和速度。影响效果的是纸的吸水程度和纸纹的粗细。
( l)不同类型毛笔在不同纸上的效果,及其运用:
狼毫挺拔富有弹性,细的狼毫如叶筋等适合画细而挺拔的线,如树枝等。羊毫柔软含水量大,适于涂大面,如果使用加健大白云则兼有含水量大又富有弹性的优点。圆头狼毫水彩笔是原来外国所惯用的水彩笔,它适合画钝头的白点和粗线,虽不如中国画笔灵活,但也产生另具风格的笔触。扁形笔善于塑造面,倒过来用也可以画线。当然工具是无限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
(2)笔和纸的不同角度:由于笔和纸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形状的线或面。
垂直——中锋。画出的线圆浑、饱满,在国画创作中常用。在水彩画中画树干、树枝、桅杆等部常用中锋。看八图。
倾斜——侧锋。用来画面,以塑造形体。用笔尖来刻划形象严谨的部位,笔根部可以带过虚的部位。侧锋用笔多变,笔根部和笔尖部蘸的颜色可以不一样,一笔下去能够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侧锋在水彩画中常用,如画静物、山石、墙面等,参着八
水平——卧笔。横扫以画天空、水面等大面,顺拖以画浮云、掠影等无定形之物,这种用笔方法在水彩画中也常用。参看附图。
(3)运笔的方向:
①与面的方向一致。例如画静物。山石、人物等,与面的转折方向一致的用笔,能够加强体积感。
②与生长的方向一致。如画树、草等,与它们生长方向一致的用我有助于加强生命感。
③利用笔触的方向造成运动感。例如画浮动的云、流动的水。飘动的旗,都可利用笔触的动向加强运动感。
(4)力 度
下笔的轻、重,和行笔中轻重的变化所产生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5)行笔的速度:
速度慢,画出的点、线、面持重且浑厚,速度快则流畅、飘逸。在粗纹纸上画,,笔上含水少而速度快则产生飞白,这不仅可以表现不同的质感,而且造成不同的韵律。笔触可以表现气氛。各种方向、力度、速度的笔触,可以造成周围的不同气氛。笔触重要的作用在于表现情绪。绘画是以情动人的,锁着作画者的精绪波动。在纸上留下笔触行迹的疾、迟、顿、挫,无疑会带动着观者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