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牡丹江培训中心网
置顶
该校与厚学网暂未合作,平台不保证课程的真实有效性,如有侵权等争议,请及时与厚学网联系处理
厚学网

牡丹江培训中心网

学校地址 地址:13845366046,牡丹江市爱民区兴平路地明街288号 学校地址

学校简介

  牡丹江培训中心简介

  牡丹江培训中心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牡丹江市财政全额拨款的公办培训中心,隶属于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副厅级事业单位。以培养工、和高级技师为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及转移培训的重要基地。先后被黑龙江省人社厅授予“省示范培训中心”、“省先进技工院校”等荣誉称号,被市委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012年被财政部、人社部确定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被财政部、人社部和确定为“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

  培训中心占地面积4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设有综合教学楼、综合实训楼、综合实训中心、温春公共实训基地、学生公寓、餐饮中心、实习实训车间、实训实验室、图书馆、形体室、校园文化广场等多个功能区,办学条件和环境优良。全部固定资产总值1.37亿元,具有6000人以上的办学规模。

  培训中心设有机械工程、汽车化工、电信工程、餐旅商贸四个教学系共二十一个专业,大力实施品牌专业战略,建有数控、机加、汽修、焊接、餐饮、电子六个品牌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场地总建筑面积2.92万平方米,拥有实习实训设备4059台(套),专业结构合理,实践特色鲜明。

  培训中心设有党务、政务及教学管理部门二十个。现有教职工338人,其中教师212人,“一体化”教师170人,占教师总数的80%,讲师102人,占教师总数的48%,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人,本科学历教师195人,有5名考评委员会委员,15名中级评委,23级学科带头人,师资力量雄厚。

  培训中心年均招生1200人,年均社会培训20000人次。现有在籍生5000余人,在籍技工生与编制内教师比为1:17。

  培训中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推进校企合作和“一体化”教学改革,先后与国内65户企业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已开设10户企业冠名班,75%以上的学生都属于订单式培训,实现了培训中心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依托现有资源先后引进5户企业进驻,打破传统模式,开展“融合式”培训,形成了“校企双制”的办学模式;还先后与20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模式,满足学生实训需求,拓展了办学规模,拓宽了就业渠道。毕业生安置就业, 就业稳定率95%以上,收入稳定可观。

  多年来,培训中心坚持大职教观和“质量为根、能力为本、德育为先、特色为魂”的办学理念,坚持“学制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的功能定位,准确把握“做优、做强、做精、做特”的发展定位,秉承“育人立德、强技立身、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创新办学体制,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内涵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在籍生已由五年前的2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余人,社会培训由五年前的5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由五年前的8%上升到80%,实现了历史性新突破、新发展,培训中心的各项工作推进,综合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业教育综合培训方面,起到了区域性引领和示范作用。

  培训中心在未来发展中,将牢牢把握级中职示范校建设的良好契机,锐意改革创新,完成师资队伍化、课程改革一体化、专业建设品牌化、校园管理数字化、校园文化特色化、社会培训多元化、教育教学产业化七项建设任务;重点实施好专业建设工程、校企深度合作工程、教职工能力达标工程和“、大师”打造工程及“一高、两精、三多”战略工程;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一体化”教学为先导,以“三位一体”德育工作机制为支撑,形成“工学结合、梯次发展、德技双优”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现代制造业园区和20万平方米的农业生产标准化园区;实现“十三五”末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年社会培训3万人次、年技工招生2000人、在校技工生达6000人的办学规模,提升培训中心综合办学实力,尽快建设成为省内、示范培训中心,为地方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词语解释:“一高”即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两精”即以精品课程为引领,培养精品学生;“三多”即坚持多元办学体制、坚持多方评价机制、坚持多手段提高师资素质。

  请联系网站,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便捷、省心


预约报名

立即获取报价

请选择想要达成的目标

基本掌握
熟练掌握
完全掌握
取消

请选择想要学习的时间

一个月内
三个月内
半年或一年
取消
刷新
图形验证
关闭
>>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