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学网  |  培训首页 > 父母亲子教育培训头条 > 有了二宝后,你不应该跟大宝说的几句话

有了二宝后,你不应该跟大宝说的几句话

  有了二宝后,你不应该跟大宝说的几句话

  家有两宝,一定是欢乐多多,随之而来的“麻烦”也逐渐增多,比如二宝的降临,会让大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宝爸宝妈们不仅要照顾好二宝,还要安抚好大宝的情绪。作为引导者的父母,你有说过让大宝难过的话吗?

  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小小冲突和不快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会习惯用父辈常用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包括我们脱口而出对孩子说的话,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伤害。

  下面这五句话,是很多家长对大宝常说但却有害而无益的:

  一、你要让着弟弟/妹妹!

  当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时,许多家长尤其是老人会不问事情原委,直接批评大宝不懂得礼让二宝。

  “大的要让着小的”,这一传统观念在我们的父辈那里很盛行,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对大宝这样讲,大宝肯定会觉得很委屈。

  比如,有时候妹妹会有意无意地破坏哥哥费半天工夫做好的乐高作品,哥哥就很生气地凶妹妹,妹妹一般就会到父母这里来哭诉。

  而这时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批评哥哥,不仅不能减少两个孩子之间的冲突,反而可能增加更多潜在冲突。

  因为当哥哥感到父母总是偏袒妹妹时,就会增加对妹妹的敌意;而对妹妹而言,当她觉得父母可以充当她的保护伞时,就可能学会用“告状”等方法来“要挟”哥哥,而没有机会学习用恰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那么,父母可以怎么说,效果会更好呢?(比如孩子之间争抢玩具)

  “玩具只有一个,你们俩可以一起想想办法,看是不是可以想到一个好主意,两个人都可以玩。”

  孩子们可能会轮流玩,或者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先玩,等等,父母不用担心,孩子们都是很有智慧的,他们一定能想出两个人都接受的办法。

  厚学提醒: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正是他们学习人际相处的好机会,通常情况下,大人越少干预越好,把解决冲突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他们不仅能够学会解决矛盾,更能学会分享和合作。

  二、你为什么不愿意跟弟弟/妹妹分享?

  有朋友苦恼地跟我说,她家六岁的哥哥不让两岁的弟弟玩自己小时候的玩具,她认为大宝太自私,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苦口婆心的道德教育没有一点用。

  大宝不愿意与弟弟/妹妹分享自己的东西,真的是大宝自私自利吗?

  其实,从初几年独享父母的爱,到有了弟弟妹妹后,与另外一个人共享父母的爱,大宝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

  不愿意与二宝分享自己的东西,一方面是大宝想维护自己独享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嫉妒二宝的表现。

  那么,父母可以怎么说,效果会更好呢?

  “宝贝,这个东西是你的,如果你现在不愿意给弟弟/妹妹玩,也没关系,我们尊重你的决定。”

  当大宝不愿意分享时,父母切记强迫孩子分享,甚至给孩子贴上“自私自利”的标签。

  厚学提醒:父母要尊重大宝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并且鼓励二宝与大宝一起玩耍,在打打闹闹中俩宝的感情日益加深,大宝就会越来越愿意主动分享。

  三、“你怎么还表现得像个小宝宝?”

  有了二宝后,我们会发现有时候大宝会重新出现一些“小宝宝”的行为,比如奶声奶气地说话、撒娇,有的孩子甚至重新开始尿床等。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种种“退行”行为呢?

  当看到小宝宝受到父母特别的对待,占用父母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感到自己受到冷落时,大宝会觉得原来做一个小宝宝可以受到父母这么多关注,那么他就可能表现出一些小宝宝的特征,以期引起父母对他的注意。

  所以,当父母发现大宝出现一些反常甚至退化的行为时,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大宝的关心和关注不够,而不是去批评孩子。

  那么,父母可以怎么说,效果会更好呢?

  “孩子,你仍然是爸爸妈妈 无二的大宝贝,爸爸妈妈爱你,而且你有许多能力,是弟弟/妹妹所没有的,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厚学提醒:我们要让大宝从失去父母之爱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尤其要给大宝留出单独的特别时光,并且要让大宝感受到自己长大的好处。比如可以做许多小弟弟妹妹做不到的事情,让他为自己是个大孩子而自豪,这样大宝偶尔出现的一些“小宝宝”行为就会逐渐消失。

  四、“你不应该讨厌弟弟/妹妹!”

  在二宝出生前,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让大宝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非常期待即将来临的小宝宝,但是当二宝真的降临后,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听到大宝真实的心声:“我讨厌弟弟/妹妹!”

  我们做父母的第 一反应是:“你不应该讨厌弟弟/妹妹,这不是你的真心话,你应该喜欢他/她才对。”

  其实,当我们这样告诉孩子时,就等于在否定孩子的感受,压抑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就没有机会相信自己的感觉,进而学习调整自己的情绪。

  厚学提醒:我们要理解大宝对二宝的这种复杂情绪,爱,喜欢,嫉妒,甚至恨,都是大宝正常的反应。

  那么,父母可以怎么说,效果会更好呢?

  “我知道与别人共享一个妈妈对你来说不是那么容易,你有任何感受都可以告诉妈妈,妈妈会理解你的。”

  当我们向孩子表达了同理心的理解时,孩子的情绪就得到了接纳,他就会感受到父母对他一如既往的爱和关怀。

  这样不仅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加强了,也更有可能让孩子从嫉妒不安中解脱出来,与弟弟妹妹建立起更友好的关系。

  五、你怎么还不如弟弟/妹妹懂事呢?”

  当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表现时,不要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同样,兄弟姐妹之间的比较,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他们的气质和性格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一个外向,一个内向,一个喜欢音乐,一个喜欢体育,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生命课题需要解答,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切记在自己的两个孩子之间进行比较,哪怕是无意识的比较,都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那么,父母可以怎么说,效果会更好呢?

  “你上午不愿意收拾玩具,现在家里很乱,而客人马上就要到了,现在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收拾的话,就帮我大忙了。”

  厚学提醒:我们可以就事论事,直接向孩子提出我们的期望和要求,而不是拿一个孩子的表现和另一个孩子做比较。当我们在孩子之间进行比较时,孩子更可能产生抵抗心理,也更容易让孩子之间产生敌意。而当我们直接与孩子沟通时,孩子就更可能接受我们的提议,与我们合作。

  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我们和每个孩子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手足之间相亲相爱就不会是梦。

更多相关内容请持续关注:《厚学网》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咨询
全国招生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