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智力开发”,你到底知道多少?
中国现代年轻一代的父母可能要比美国的同龄人更相信天赋。他们承认有些人是比另一些人聪明,但他们更相信天赋是可以开发的。中国有个十分流行的提法,叫作“开发智力”。既然可“开发”,就首先承认人具有待开发的潜能。一块荒地,不“开发”,永远是一块荒凉的不毛之地。下小力开发,其收获与下大力开发差之甚远。
由于有了开发的可能,又有了下功夫大小的区别,潜能的大小倒成了次要的问题。为了开发出“富矿”,可是累倒了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孩子第 一声牙牙学语的“爸爸,妈妈”还没叫全,雄心勃勃的父母亲们就开始了开发孩子智力的二十年计划。其实,这种“开发”早在胎教时就动工了。年轻的父母们把对自己父辈没能全力开发自己智力的遗憾化作无比的动力,于是,各种各样的早期智力开发方法被开放出来:什么1岁学认字、2岁学算术、3岁背唐诗、4岁学英语……孩子的潜能无限,父母的希望更是无限。
婴儿刚生下来时,手臂与大腿是一样粗细的,但是为什么随着体格的发育,大腿会比手臂粗得多?以至于有了“胳膊扭不过大腿”一说?那是因为后天锻炼的结果。如果人用手臂来走路,手臂可能也会比大腿粗的。后天的开发和锻炼十分重要,但先天的潜能也是有一定极限的。因此智力的开发也不是无限的。当我们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成正比,那就错了。
美国电视上曾播放过一个专门探讨天才儿童的纪录片。这个片子记录了好几个高智商儿童的真实的生长经历。其中一位印裔美籍男孩,12岁上培训中心,17岁开始成为实习医生。
除了成功的事例,这部片子还记录了几个令人深思的例子。
有个男孩,五六岁时被发现其智商高达150。后来他的父母离异,这个男孩被判归父亲。父亲望子成龙,从小就让他加快学习速度。12岁那年这个孩子考上了培训中心。两年后,他由于心理不适而离开了培训中心。从那时开始,他的生母便向法庭起诉,说这孩子的生父为了满足个人的成就感,逼迫孩子超速学习,以致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故事的节尾是那孩子的母亲胜诉。孩子又重新判给了母亲。五年以后,这个孩子像他的同龄人一样,又重新进入培训中心,从头开始。此时,他的智商测试显示,他不过同普通人一般。
该片的主持人从这个例子中巧妙地引出了一些并不广为人们注意的问题:应该怎样对待高智商的孩子?应该为高智商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大多数人希望孩子聪明过人,然而,高智商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
这部纪录片还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有一个从南美某个新移民来的四口之家:父亲、母亲和两个孩子。老大是个男孩儿,十一二岁,老二是个女孩儿,才上二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个男孩被发现具有惊人的高iq。紧接着,那个女孩也被发现iq甚高。
这个喜讯使这对夫妻茫然失措。那个男孩天生爱画画,特别是画小孩喜欢的卡通。父亲决定要为天才儿子的天才大作寻找发表的机会。他到处宣传、联系、,奔波数月毫无结果。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他认准了好莱坞的卡通制片公司。于是,这位颇有毅力的父亲干脆辞掉了工作,专门当起了儿子的经纪人……
拍摄这部影片时,他们全家正在收拾家当,准备全家搬到好莱坞附近去,以便做父亲的为儿子在好莱坞奔走活动。直到影片结束时,那个美好的愿望还始终是个愿望,孩子的父亲还在为如何使天才的儿子早日成功不辞辛劳地奔波。真希望有会从好莱坞卡通片的美术创作者名单上见到这位天才儿童的大名。
孩子有高智商,孩子爱画画都不,但并不是所有高iq的孩子的绘画都能成功。在为这个不屈不挠的父亲感叹之余,又着实为他那天才儿子捏一把汗。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会有什么结果?
天赋高的孩子就像一辆性能良好、载重量又大的汽车。我们的初级教育是应该往车厢上添加货物增加重量,还是应往油箱里加油?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初级教育,我们会发现两者在提供给学生的环境上,各有许多不同之处。形象地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就像往那超大车厢里尽可能多地添加重物,而美国的做法则更像是不大考虑载重量,而是让车子“顺其自然”地往前跑,并时刻注意给油箱加油,让车跑得更稳、更快,后劲更足……
在中国的初级教育中,对有天赋的孩子的“智力开发”,以促使孩子尽快地完成学习过程为目的。天才少年培训中心生的教育方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天赋高、智力开发早的孩子,在早期的学习中比同龄孩子显示出优势。于是,他们的超人智力被超负荷利用,比同龄人需要的正常学习时间缩短了数年,正应了“能者多劳”的说法。天才少年班,就是体制为这些孩子提供的一条出路。解放强者,比那种压制强者、不分优劣高低、一律共同进退的方式,无疑是前进了一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