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腾辉教育
置顶
该校与厚学网暂未合作,平台不保证课程的真实有效性,如有侵权等争议,请及时与厚学网联系处理
招生热线:400-800-2178

学校地址:青岛市南区高雄路18号海洋大厦21层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57 2015-11-05 11:18:07

学习笔记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为150分。

2.请接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

A.强化学习

B.直接感知 

C.实际操作

D.亲身体验

【】 A。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教育和强化训练。

2.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放映了小班幼儿( )。

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C.象征性思思维的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B。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题干中幼儿对“包子”“油条”和“麻花”的认知是在其对橡皮泥的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即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露自身的动作。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 )。

A.观察法

B.作品分析法   

C.档案袋评价法

D.实验法

【】B。“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是作品分析法的特点之一,题干中教师对幼儿评价以“幼儿的图画”为依据,正是作品分析法特点的体现。

4.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反映的特点是( )。

A.过度规范化   

B.扩展不足

C.过度泛化

D.电报句式

【】B。“语言泛化现象”是指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对一些语言单位的理解或使用超出了目标语音范围的现象。题干中幼儿把“飞机”说成是“大鸟”,这里的“大鸟”已经超出了“大鸟”的正常指称范围。

5.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

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

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

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

【】A。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幼儿社会行为获得的重要方式,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6.评价幼儿生长发育重要的指标是( )。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为什么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请说明理由。(15分)

【要点】

因为《指南》中强调,在实施指南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的原则。

2)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3)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4)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12.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实施“动静交替”的原则。(15分)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意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地、有益地自由活动。

首先,动静交替原则表现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活动步调的节奏,避免单调和疲劳。

如:有的幼儿园日程的安排多而零碎,幼儿常跟着教师匆匆忙忙的去做每件事,而没有机会仔细去品味各种经验,这种长期匆忙所带来的压力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大的环节转换后,应该容许有一些机会来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如较安静、不爱社交的幼儿在集体活动后,需要有个能独处、静息的空间;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当集体活动静坐的时间已超过其耐心的极,就需要让他有机会动一动。

其次,动静交替原则也表现在某一个教育活动中。如为了使一些费时较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利进行,我们采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切段,让幼儿休息片刻以调适情绪。这样既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幼儿及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感受学习快乐。特别是在操作类活动中,以切段方式体现动静交替的安排,还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速度慢者可利用段与段间的小憩完成任务,既能幼儿间的明显差异,也能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材料

为了解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教师选择了“狗、人、船、鸟”四张图片,要求幼儿从中挑出一张不同的。很多幼儿拿出来“船”,他们的理由分别是:狗、人和鸟常常是在一起出现的,船不是;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狗、人、鸟是会长大的,而船是不会长大的。

问题:

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10分)

2)鉴于上述材料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如何实施教育。(10分)

【要点】

1)依据生活情境分类,幼儿把日常生活情境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从其回答可以看出:

①狗、人、鸟是幼儿真实生活的反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②依据感知特点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材料中幼儿会将狗、人、鸟分成一类,是因为它们的突出的特点都有头、脚、身体;③依据事物简单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狗、人、鸟会长大,因为他们有生命,而船是没有生命的。

2)幼儿分类能力的培养应该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持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①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随时随地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幼儿学习分类垃圾,可回收的塑料瓶、纸制品以及不可回收的果皮进行分类,同时也进行了环境教育和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在教学运动过程中,教师多提供可操作的教玩具,让幼儿动手感知事物的属性、颜色、大小、形状及真他特点,潜移默化的渗透关于分类的相关经验,以间接指导为主加强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③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培养幼儿分类能力,通过游戏教幼儿分类,激发幼儿对分类的兴趣。

15.材料

小班入园第二周,王老师发现小雅在餐点与运动后,仍会哭着要妈妈,老师抱她,感觉她身体绷得紧,问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摇头。老师又问:“要不要去大便?”她点头。老师牵她到卫生间,她只拉了一点就离开了。过一会儿,她又哭了。老师给她新玩具和她一起玩游戏,但她的情绪还是不好。离园时,老师与她妈妈约谈,了解到小雅在幼儿园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师蹲下轻声问:“小雅是想上厕所了吗?”她点头。老师带她去上厕所,她又只拉一点就站起。“老师陪你多蹲一会儿,把大便都拉出来,好吗?”小雅又蹲下,但频频回头。这时,自动冲厕水箱的水“哗”的一声冲水,小雅“哇哇”大哭,扑到老师身上。老师紧紧地抱住她,轻柔地说“老师抱着你,好吗?”老师将水箱龙头关小,把小雅抱到离冲水远一点的位置蹲下,小雅顺利拉完大便。连续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陪小雅上厕所,并指导她观察、了解水箱装满水会自动冲水清洁厕所。小雅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厕所,笑容回到了脸上。

问题: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适宜行为。(20分)

【要点】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材料中教师的行为贯彻了《纲要》对教师角色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及时关注到幼儿的特殊需要。材料中,以观察为依据,当发现小雅的异常行为时,老师亲切地与她沟通,帮助她舒缓情绪,从而发现了小雅“要大便”的需求。在小雅“大便”后,教师仍持续关注其行为和情感的反应,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关爱。

2)重视家庭的作用,与家庭密切配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材料中,王老师在离园时主动与小雅的妈妈约谈,将小雅在园的表现明确告知,从而得知了小雅存在的困难。体现出王老师主动沟通,积极解决问题的意识。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情绪,以适当的方式加以疏导。材料中小雅对“自动冲厕水箱的冲水声”产生了恐惧情绪,老师在觉察到这种情绪后,用轻柔的语气与小雅交流的同时,将其抱到远离冲水箱的位置蹲下,缓解了小雅的恐惧情绪,之后的一段时间,轮流陪伴小雅上厕所,并帮助她了解水箱的冲水原理,最终帮助小雅适应了幼儿园的厕所。这体现出教师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幼儿细致入微的照顾。

总体而言,材料中的老师能及时关注幼儿的需要,并为其创设安全、愉快、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感到了温暖与包容,进一步促进了幼儿适应能力的发展。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大一班自由活动时间,个别幼儿用泡沫板(30CM×30CM)当滑板玩(如下图),许多孩子也想玩,但有的幼儿滑不起来,有的只能滑一点点。请根据幼儿利用泡沫拼板滑行的兴趣,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体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

图一:(儿童双脚踩一块拼板滑行)

图二:(儿童坐在一块拼板上滑行)

 

 

【参考设计】

4.比一比,赛一赛,谁的“风火轮”快

1)将幼儿分成四组,排队站好;

2)游戏开始,在距离幼儿排头10米处设置其他泡沫板,幼儿滑行拿去一块并返回,下一名幼儿依次类推,教师计算时间;

3)时间结束后,哪组幼儿的泡沫板多,哪组获胜。

5.火车排排队,争做团结滑行员

1)根据时间与人数,请幼儿穿戴好滑行板,排成长队,将手放到前面幼儿的腰间,共同向前滑行(考虑大班幼儿协调能力的灵活性,建议每组长队先有三名幼儿进行,依次上升难度);

2)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安全。

6.有趣的泡沫板“变变变”

1)教师将竖摆的拼板站起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筐竖起来变成什么?(车轮)

2)尝试滑行拼板新玩法,请一名幼儿站在车轮中间滚,双手各拿一个拼板向前滚动;

3)幼儿可以自由寻找小伙伴将车轮变成一节节大车轮,自由游戏。

(三)结束部分一一放松操

1.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放松操;

2.教师带领幼儿回到教室,放松喝水,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到美工区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模拟滑行器。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腾辉教育
热门课程 全部课程

热门动态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

立即申请
刷新
图形验证
关闭
>>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