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创合汇商学院
置顶
该校与厚学网暂未合作,平台不保证课程的真实有效性,如有侵权等争议,请及时与厚学网联系处理
招生热线:400-656-1450

学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55号申通信息广场17层FG座

从22到45岁,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

68 2021-03-18 09:00:33

学习笔记

成年人,要能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责比如去哪座城市奋斗,比如和哪个人在一起,比如自己的职业生涯。

很多人常常期待公司能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不管是刚刚毕业的人,还是工作很久的人,都有这种想法。但这种想法 ,是很危险的。

因为公司的责任,是让组织发展得更好,而不是你的职业生涯更好。这件事情,不能期待别人帮你做。

想把天赋带到哪里,在哪间写字楼办公,和什么人一起欢呼流泪,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

但是,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选择,愿意做任何事情。

即使想选,也不知道怎么选。

怎么办?

前段时间,我专门访谈了古典老师。

古典老师,是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著有《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跃迁》等超级畅销书。

我问他,怎么样才能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少走一些弯路?

古典老师,从22岁大学毕业一直讲到中年45岁,业生涯各个阶段,给出不同的建议。

很受启发。

今天,我就把访谈古典老师的内容,分享给你。



 1 

你以为自己在往东,其实是在往西

我们几乎在每个人18岁的时候,在报考大学的志愿上,“慎重地”选择了自己一生的“专业”

大学毕业时,大部分学生并不真的知道咨询顾问每天做什么,客户经理有哪些职责,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有什么区别,银行和保险有什么不同。

但是,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职业”。 

也就是说,在我们进入校门那一刻,其实已经被分配完了。即使是在我们什么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

因此,对很多人来说,甚至包括你在内,今天正在从事的职业,源自一个又一个冒失的偶然,始终“错配”。

它并不是你擅长的,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古典老师和我说,大约只有30%的人毕业后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下70%,可能都是不对口的。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从一开始,可能就错了。

你以为自己在往东,其实是在往西。

一方面,这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另一方面,也是耽误了自己。

所以,职业生涯的定位,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应该越早越好。

我问古典老师,应该多早?


 2 

在试错成本低时,先下场

大三。

很多人大三都在实习。实习很重要,好能先确定未来的大方向,对自己做好基础的判断。

什么判断?

我到底是那对口的30%,还是不对口的70%。

举个例子。

你是学汽车工程的,实习的时候,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对汽车行业感兴趣,是不是毕业后想接着干这份工作。

如果觉得不错,想继续做,那大概率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自己是那30%。

但是,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

这份工作,本科毕业后能不能直接到岗?需要更高的学历或者相关证书吗?

然后,该读书就读书,该考证就考证。

但是,如果发现不喜欢实习的工作,自己是不对口的那70%,怎么办?

这可能是更多数人的情况。

古典老师说,有一个基本的打法:

通过行业和岗位,来确定自己的工作。

行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好还是高增长的行业。

这可能会决定你的成长速度,薪酬水平。

因为乘扶梯,乘电梯,搭火箭的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互联网行业,就是比报社好。电动车行业,就是比燃油车好。智能手机行业,就是比冰箱好。

然后,看看什么岗位适合自己。

岗位基本有两种,运营和产品。问问自己:我是更适合运营,还是更适合产品。

运营,更多和人打交道。例如销售,品牌,市场等等工作。

产品,更多和事打交道。例如内容编辑,设计师等等工作。

通过确定行业和岗位,能对自己有基础的定位,然后去找行业内的公司。

在实习中,进一步确定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

有人会说,我本来就是不对口的70%,没有能力和经验,不符合简介上的要求,别人不要我怎么办?

其实,大部分公司的要求,都是按照120分写的。

事实上,只要有80分的水平就基本可以。着急的话,60分也行。

古典老师说,重要的是先下场。

只要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放心大胆去投简历。在工作中学习。

但重要的是,要先下场。

看是看不明白的。想也是想不清楚的。只有真正做了一份工作,有了真实的反馈,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

趁着还没毕业,试错成本低的时候,多实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

所以,在大学阶段,一个朴素但有效的建议是:

大三尽量把学分修完,然后充分实习。在实习中,确定自己是那30%,还是70%,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那么,毕业进入职场之后,在每个阶段,应该关注什么?

 3 

在生存期,拼命成长


成长。

在28岁之前,是职业生涯的生存期。这个阶段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

成长,是一个听上去很重要,但其实很空泛的词。

古典老师对“成长”,给出具体三个层面的建议。

能力,认知,心力。

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做私域流量的,怎样是“能力”的成长? 

能力,又分为“懂精评带”。

懂。你懂不懂。知道私域流量是个什么东西吗?基本的技能会不会?

精。精不精专。拉到市场上比一比,能进前20%吗?你做的私域流量,流程好吗?效率高吗?

评。评估对手。让你评估市场上其他人的方案,谁的好,谁的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能评估吗?

带。培养团队。能不能带领一批人出来?能不能培养出人才?

懂,是基本要求。精,是不断钻研。评,是向对手学习。带,能做好管理。

很多人对于工作的理解,只是“懂”,其实还有很多成长空间。

认知呢?

对客户有没有了解。对业务有没有认识。对行业有没有洞察。

比如你做私域流量,用户分层了吗?为什么这么分?每一类的特点是什么?

心力呢? 

是不是能从负重前行,到举重若轻?

是不是能从油盐不进,到闻过则喜?

是不是能从负面悲观,到积极乐观?

如果没有充分的成长,可能就会遭到社会的打。

古典老师说,万一被打之后,一般就只剩下5种选择。

哪5种?

1,憋着。就这样吧。躺倒。

2,跳槽。觉得是公司的问题,职位的问题。

3,转行。不是换一家公司,甚至是换一个行业。

4,斜杠。不想有职业晋升了,搞搞副业。

5,努力。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还是继续提升自己。

一般都会在这5种选择中,来回跳两三次。

相关标签: 高层管理培训 上海高层管理培训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

立即申请
刷新
图形验证
关闭
>>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