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苏州市盲聋培训中心创建于1931年,是一所为盲、聋学生专设的特殊教育培训中心。目前,培训中心聋部已形成学前教育(双语、融合康复)——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普高、职高)的特殊教育体系,盲部形成了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
全国特教张宁生教授曾说:全国特教看江苏,江苏特教看苏州。苏州10所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先后有9所成为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培训中心,苏州市盲聋培训中心就是这9所中的一所——苏州特殊教育的领头羊:
2003年培训中心被评为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培训中心;
2004年培训中心成为中挪SIGAM聋教育双语实验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促进基础教育项目示范培训中心;
2005年培训中心成为江苏省书法绘画定点培训基地;
2005、2006年成为保护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教育基地;
2007年成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常务理事单位。
创将日本绘手纸协会画信引入特殊教育,成为中日画信交流项目成员单位;
创将聋儿语言康复采用融合教育模式,让有残余听力的聋儿享受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
创手语校园、“手语沙龙”、家长手语培训中心每日课程,让家长掌握沟通手段;
2003年至2007年间,培训中心40位教职员工、120个左右盲聋学生,共有学生15人次获得全国奖项,35人次获得省级奖项;教师发表于全国刊物的论文随笔39篇,获奖论文全国级75篇,省级58篇。在届及第二届全国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中,培训中心有56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7篇;2007年“美音堂杯”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比赛中培训中心有9篇获奖,其中一等奖3篇……
培训中心先后接待40多批次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挪威、德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等特殊教育、聋人团体200余人。教师中12人次作为项目成员出访挪威、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台湾,考察交流特殊教育。
多年来,培训中心确立了“让特殊的教育在每个残疾学生身上获得大的成功”的教育理念,全校教工在培训中心富有朝气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结敬业、精诚合作,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整个培训中心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一、柴园,残疾孩子的天堂
苏州市盲聋培训中心座落在私家园林柴园内。培训中心拥有古色古香的校园、现代化的设施。两者的完美融合,让培训中心成为“美丽的培训中心”。美国加劳德特聋人培训中心博士莱特尔参观培训中心后情不自禁地说:“这是我到过的世界上美丽的培训中心,这里是残疾孩子的天堂”。更让人赞叹的是,培训中心始终站在残障学生成长的角度,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夯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段的基础上,特色办学、内涵发展,让每个残疾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
培训中心本着“适合的就是好的”理念,根据聋童的听力差异,学前教育实行双语教育(聋儿手语与汉语同步教育)、融合教育(聋儿语言康复教育融合于普通幼儿园)齐驾并趋同步发展,以满足不同聋童的发展需求,获得佳教育效果。
对于聋部高中教育,培训中心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及聋生求学层次需求,实行普高、职高双轨制。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是让聋生通过三年的高中教育,实现他们盼望已久的培训中心梦。目前培训中心共有两届高中毕业生90%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培训中心。对于职高教育,培训中心大胆尝试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苏州农校、园林技校合作开设花卉职教专业,与苏州王森艺术蛋糕培训中心合作开设裱画蛋糕专业,为残疾学生就业拓展了渠道。
培训中心十分注重学生潜能挖掘,并积极创造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经历的机会。培训中心开设了画信、陶艺、书法、国画、油画、金木工、烹饪、评弹、声乐、民乐、动画、网页、设计、蛋糕制作等专业课和兴趣课。张小丽等同学制作的网页《打开心灵的窗户》在2002年获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网页制作大赛二等奖;学生自己制作的校园电视节目《黑暗世界里的心灵之歌》获得2006年全国第三届中小培训中心园电视和节目银奖。参赛学生都是当时比赛中的残疾学生,也因此成为了大赛的新闻热点。
二、柴园,聚集着一批特殊的守护者
苏州市副朱永新在培训中心教师随笔集序中写到:“你们是柴园的守护者,是柴园中那一个个盲聋孩子的守护者!柴园因为拥有你们而更加美丽,教育因为拥有你们而更加深沉,孩子们因为拥有你们而发现了生活的意义……我为你们骄傲,柴园的守护者!”
培训中心以教师专业发展促培训中心内涵发展,以特色发展凝聚教师,高标准提升“守护者”综合素质。
一方面,培训中心积极汲取外界优质资源,借鉴各方精华,让每位教师通过培训学习获得自己需要的养分。近几年,培训中心邀请了苏州市副朱永新教授、辽师大的张宁生教授、苏大陶新华和单强博士、复旦培训中心龚群虎教授,华师大杜晓新和黄昭鸣博士、北师大特教院院长顾定倩教授等来校举办专题讲座。还聘请普校特级教师窦桂梅、吴金根等来校上精品展示课,让特校老师感悟新课程,领略风采,拓展思路,更新教育观念。
另一方面,让教师走出柴园,扩展业务发展舞台。培训中心先后共计有18位教师分别赴扬州、厦门、杭州、四川双流、贵州、秦皇岛等地特校异地借班上课,挑战自己,锤炼业务素质。
这些专业培训和交流学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近年来,培训中心拥有了心理咨询师、学科带头人、网络工程师、语言治疗师、省、市劳动模范、省岗位能手……在省特校教师基本功大赛中2人获一等奖,3人参与了聋校新课程《社会与思品》的编写。
培训中心还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其中顾瑞华校长,先后应四川省教科院、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爱德基金会、日本绘手纸协会邀请作学术报告;方红副校长是全国特教界知名的手语,被聋人称为手语翻译的“国手”,成为南京特教院客座教授。政教主任聋师谭京生是省聋协,曾多次参加全国残疾人代表大会,是国内的聋人精英代表。他曾多次在全国各地就聋人手语、教育、礼仪等专题进行讲课。
三、柴园,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殊教育的健康、稳步和发展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培训中心加强与媒体沟通,注重宣传。每年报道次数在40余次。例如培训中心盲生陈慧娇举办的个人诗歌朗诵会,被苏州6家新闻媒体报道,邻近城市媒体也争相转载。由5位聋人教师主持的《手语沙龙》被新华日报刊登。刊登在人民日报的新闻图片《爱与被爱》,讲的是“阳光教师”“阳光学生”为“阳光书屋”添砖加瓦捐书活动。
特殊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培训中心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加强与捐赠方的交流和沟通,先后得到AMD公司、三星公司、市慈善总会、喜来登、松下科技、市残联、格兰富、市妇联等单位在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添置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满足了盲聋学生的发展需要。
2004年由市政府出面组织召开全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特教特办”的倾斜政策,苏州在省内乃至全国率先实现了特殊教育免费政策。
四、柴园,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作为一所教育强省的优质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主动承担了培养、指导其他省市特校工作的重任。2005——2007三年间,培训中心共接收了4批13位贵州、浙江地区的特教校长、骨干教师进行一个月挂职培训,得到贵州省、浙江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目前这项活动还在持续。
培训中心的特色教育之一画信活动源于日本,自2000年,一位叫岛田幸吉的日本友人带着画信来到柴园,从此,画信活动受到耳聋学生的欢迎。培训中心先后7次专程派出画信教师赴日本、厦门、西安、锡山、扬州、贵阳等城市的特殊教育培训中心进行讲课、交流。并成功举办了2005年国际残疾人日万封画信大型展览活动。目前,培训中心又率全国25所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参与08年100万封北京奥运画信展活动。
培训中心的发展也得益于对国际先进特教理念的接纳和尝试。2004年,培训中心与挪威手语基金会签定了中挪(SigAm)双语聋教育合作协议,成为了中挪双语合作项目实验培训中心。在国际先进聋教育理念的洗礼下,培训中心构建了无障碍的手语校园环境,开设双语实验班,对师生和家长进行手语学习和考核,形成双语双文化的育人氛围。
培训中心的对外开放也吸引了大量国际友人,他们将世界的新教育观念和特教信息带进培训中心,而所有来校的到访者都感叹古色古香的校园蕴涵着极具先进特教理念的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