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设立30周年之际,出台《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其中规定,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从2015年正式实施,将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今后教师资格不再终身拥有,入职后也将不再捧“铁饭碗”,而实行定期注册。
教师资格打破终身制,教师的考核也愈显严格,考核集中在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注重教研水平。近日,广受关注的女讲师方艳华因常年重教学轻科研,在评级时校方决定不再续聘,后因世界各地毕业生发来的50多封请愿书,才转岗留校。对于新考核制度,部分教师表示很无奈,“做课件,讲课,评课,布置作业,课堂测试,期末考评……将自己的精力几乎都投入到了教学中。”
是考核制度过于严格,还是教师应该从另一角度获得提升?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现今的考核制度确实是顺应时代潮流而生。近期,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李忠谈到,将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人保部将在总结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实施改革试点。
从教师自身方面来看,新考核制度则体现了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要求。以往,教师在教学安排、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无论是资料收集、内容设计、制作应用都奉献了大量的课余时间亲力亲为,这些无一不体现教师的责任心,但从效率、效果方面看,并不尽如人意。而成熟的信息化资源共享课件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可轻松整合的优质资源,或能同时带来良好的课堂应用效果。毕竟,一个成熟、优质的信息化教学系统背后,往往是一组经验丰富、实力过硬的制作团队来支撑,以好未来教育科技集团为公立教师提供的“互动课堂”为例,其制作团队就包含授课教师、专业动画制作近30人,其中授课教师很多都是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大学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课件中的人物配音都是请专业的配音人员完成,一分钟的配音成本将近800元,而以一堂课为例,至少需要6名老师、专业动画制作人员花费一周的时间完成包含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作业等多达十余主题课件。此课件完全考虑教师备授课需求,教师可以根据需求对课件内容进行自由组合,实现教学。此课件一推出就受到教师的欢迎,青海金桥学校的张海珍老师就表示:“通过互动课堂的教学课件使用,孩子的注意力及学习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升,希望好未来课件能够更多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相较之下,如果同样质量的课件由教师独立完成,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相关技术。教师的优势在于对学生的了解、知识点的把握,但对课件研发未必擅长。在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双重压力的情况下,仅靠自身的能力,“教师之痛”只会越来越多。信息化教育时代下,如果教师打开思路、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辅助教研工作,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调动更多资源,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让教师一职成为永远的“金”饭碗。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一点资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