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沈阳职业资格报名中心
置顶
该校与厚学网暂未合作,平台不保证课程的真实有效性,如有侵权等争议,请及时与厚学网联系处理
招生热线:400-656-3385

学校地址:大北关街2号

暑期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同比增三成

138 2015-09-19 10:27:22

学习笔记

心病寻“心药”暑期有成效

  昨日,记者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一些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暑假期间,前来寻求心理辅导的青少年比平时多了不少。

  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杨延卿说,7月以来,该协会共接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案例50多例,比平时增加35%,比去年同期增加30%。

  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晓静说,暑假心理咨询门诊升温,并不是说在假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多了,主要是平时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张,家长只能趁假期带孩子来诊断。

  杨延卿表示,假期是个特殊的时间段,一些孩子考试失利,容易产生失眠、焦虑等问题。此外,暑假期间天气炎热,易引发心理烦躁、情绪变化等,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辅导治疗需要时间,一次两次很难见成效,不可操之过急。利用暑假治疗‘心病’,时间较充裕,易取得效果。”杨延卿说。

  学习压力大“压”出心理病

  记者了解到,自放暑假至今,青少年来咨询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人际关系、网瘾、早恋等方面,而学习方面的咨询占到六成。

  杨延卿分析,咨询学习方面的人数多,说明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即使是在暑假里,孩子们心里一直萦绕着“考试、分数、”。

  首先,从咨询的案例来看,不少孩子学习成绩差,易产生学习型焦虑和自卑感,一进入学校或是考场,就心慌、出汗。

  其次,前来咨询的初二和高二学生明显增多。

  另一方面,不少孩子暑假期间周旋于各种培训之间,掉进了“第三学期”牢笼。紧张忙碌的“赶课”生活,让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

  “心病”低龄化多因家庭教育缺失

  杨延卿介绍,从这段时间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年龄上看,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往来我们这里咨询的青少年一般在8岁至18岁。今年暑假期间,该协会却接待了近10名5岁左右的心理咨询者,这是往年从来没有的”。

  二级心理咨询师钱华说,这些低龄儿童的咨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关爱,孩子孤僻、不善交流、学习成绩不理想;单亲家庭的“问题孩子”往往心理较脆弱、敏感、缺乏安全感,在学校人际关系紧张;家长对孩子要求太过严苛,造成孩子反应慢、木讷、胆小,无所适从,甚至自残。

  在采访中,不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后天因素。关于后天形成的心理问题,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是孩子心理问题的道防火墙,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都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

  家庭学校联合帮孩子摆脱“心理困境”

  杨延卿说,亡羊补牢式的心理咨询虽然对处于“心理困境”期的孩子有一定帮助,但是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学校应该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聘请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做到不出校门,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李晓静认为,家长在给孩子安排暑期生活时,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了解孩子的需要。通过有弹性的、逐步递进的计划引导孩子自我分析、自我管理和自我安排;平时应该多陪伴、关心、尊重孩子,业余时间要多学习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减少和避免孩子们产生心理问题;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重视每一次家长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当发现问题时,要进行耐心开导,“开药方”要趁早。

  此外,全社会都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留守儿童家园,引导学校注意加强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 洛阳日报记者 王晓丹)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沈阳职业资格报名中心
热门课程 全部课程

热门动态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

立即申请
刷新
图形验证
关闭
>>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