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读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关注,不过同样也有很多人说,看书很多内容总是记不住,过段时间就忘记,特别是英文原版书,到最后也没记住几个新的词汇。
有的“达人”一年能看一百多本书,但是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记住书里的主要人物、故事梗概和金句名言,这样不能代替真的读书,读书的重要过程就是:思考。让孩子真正会读书,会思考,用读书报告(book report)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时下国外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十分盛行,是每个美国孩子必须从小练习的基本功。
下面这份,是一份格式简单的读书报告——
内容包括:
书名、作者和评分、内容总结
你喜欢的主角是谁?为什么?
故事发生在哪里?
你喜欢本书的哪个部分?
而右边那个空白的框框,就是留给孩子们“画小人”的地方,要求是“画出你喜欢的一幕场景”。
当然,读书报告也不能一直画小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读书报告的难度也不断增加。以下就是美国高中生撰写读书报告的要求——
这次可没那么简单了,15个问题,除去要求写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之外,还要给出故事的历史背景、类型、情节大意、书里用了什么比喻和象征……最后,还要写篇简短的书评,说明自己是这本书,还是不。
在实际生活里,读书报告是怎样贯穿美国孩子整个学生生涯的呢?
他们会这样创作,表达对主人公的喜爱。
把书中爱精彩的部分穿在身上!
把读书报告变成立方球,挂在教室里一个小球一个故事,真是创意无穷
”
创意读书报告怎么创作?
或许你会好奇,读书报告有哪些创作门道?一般而言,读书报告侧重于读者对一本书的总结和描述,并且在其中清晰地表达出此书值得一读的理由,所以展现的都是书的亮点。
读书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
Introduction | 简单介绍
Character reviews | 人物解读
Content summary | 章节重点
The conclusion | 我的观点
不过,对于孩子而言,好玩,才是读书报告的首要意义。因为,只有当一切都变得好玩时,他们的兴致才会被调动,潜能才能被激发。所以,在这个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诞生了很多适合孩子去探索、记录和创造的创意读书报告,这就先睹为快!
主题折叠书(lapbook)
这是我们很喜欢的一种读书报告,个,它的形式很多样,可能会附带mini小书、有翻翻页或者转盘机关,可以做成二次元的,也可以是3D的。
孩子可以把图画、故事、表格、手工等等都放上去;可以选择任意主题,把它们用任意方式组合在一起,反正玩得开心就对了。所以,这种读书报告形式在国外非常受欢迎。
一本“主题书”的制作方法
01
选定读书报告的主角,一本近读过的好书。
02
准备卡纸,把它变成一本翻翻书。
03
在上面写上阅读心得,主角是谁,作者是谁,说了怎样一个故事,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把想说的话统统写(画)在上面。
04
制作一个创意主题书封,图片点题是再好不过的主意了。
立体3D笔记(3-D diorama)
读一本有趣的书,制作一个立体阅读笔记,是国外鼓励孩子阅读经常用的方式,孩子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对书有了新的探索和认识,并用有意思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以组织几个孩子一起做,完成后可以开一个小小的阅读展示会!
纸袋读书报告
是的,就像前面说的,任何材料,任何形式都可以运用到读后感上,所以,有这个“纸袋读书报告”就一点也不稀奇了。
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可以把读书报告或贴或画在纸袋的表面,还可以用“夹带”的方式插在纸袋中。
一袋一个读后感,每一袋都有独特的Icon,把对作者和书籍的热爱一股脑儿地表达出来吧!
火柴盒总结报告
它更像是主题书(lapbook)的2.0版,有什么神奇之处?翻开就知道了!
是的,如果孩子读的是章节书,想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写读后感,就用上火柴盒吧!
立体3D故事书
读自己的故事、做自己的书,这是很多孩子的梦想,这个梦想其实很容易就能实现,还能用很cool的方式去实现,看看这些3D立体故事书,孩子可以自己思考,自己创作,把故事的不同情节在各个立体场景中展示出来,也是超级独特读后感体验呢!
人物传记读后感
对于大年龄的孩子而言,人物传记是不容错过的一大题材,想要把这个类型的读后感做得好玩又也是有创意灵感可以“偷师”的。
依图索骥,看看它是如何诞生的
是不是超酷?!
一起让读书报告变得好玩起来吧,为孩子爱上阅读再加一个有趣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