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资料:
小刘(化名),今年16岁,家长湖南省益阳市。爸爸是国内某企业高层管理员,妈妈是民营企业家。小刘小的时候,由于爸爸妈妈处于创业阶段,在小刘1岁以后。小刘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帮着抚养带大。小刘在八岁的时候,父母接到身边开始上学。现在已经辍学。
妈妈的介绍:
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我和他爸爸由于自己做生意的缘故,经常不在家。所以就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有时候托付给孩子的外公外婆(妈妈脸上漏出内疚的表情)。孩子上幼儿园也是在老家上的,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正是我的企业发展的时候,但是很多事情还不稳定,我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照看孩子。直到孩子7岁的时候,我的公司基本上稳定了,有很多事情不需要我亲力亲为了。孩子呢,也准备上小学,我觉得老家的小学太差了。出于这些原因,我们就把孩子接到了身边来上学。孩子刚来的那两三年还是非常的好,我们说什么孩子都能够听。就是最近这两年,不知道孩子这是怎么了,孩子这么的叛逆。孩子他爸爸由于工作的原因,又不经常在家。到现在我根本带不了这个孩子了,有时候他出去几天几夜不回家,回到了家里。我说两句,他就用恶狠狠的眼光瞪这我,有时候还握紧了拳头。段锦弘老师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孩子的眼睛里没有一点的亲情了。我有时候看着他我都有些害怕。
(二)孩子问题形成原因调查
(1)奶奶的介绍:
学校的心理专家团队在李老师的带领下为了弄清楚孩子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为了科学、客观、实际的评价小刘(化名)行为以及心理状态。一行人前往小刘的老家考察。在小刘的老家,我们见到了小刘的奶奶,李老师在小刘奶奶的口中了解到。孩子从小基本上是她和孩子她爷爷奶奶带大,小刘的爸爸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小刘的叔叔有一个女儿,所以小刘的爷爷奶奶特别的把小刘看得重。因为家庭条件不错所以小时候小刘要什么都能够满足得了她,在孩子要的时候他就不哭不闹了。我们也觉得这样省心些,现在也不像以前了,不想让孩子过得那么的苦。李老师从小刘的叔叔哪里了解到老家的生活教育环境不好,在小刘的老家比较崇尚暴力和黑社会组织的关系。在他们的这个村里现在的村长之前就是混黑社会的,而且小时候家庭比较贫困,现在混好了。所以村里很多孩子包括一些父母,都觉得读书学习没多少用。从小就学怎么跟着所谓的大哥后面混。小刘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伙伴群体里成长。
(2)心理老师为小刘做咨询:
心理老师:小刘,你好!
小刘:……(看了李老师一眼)不做声,身子斜了一下。
心理老师:小刘,我们能谈谈吗?
心理老师 :(不情愿的)谈什么?
心理老师:你喜欢听歌吗?
小刘:不喜欢,我喜欢看电影。
心理老师:哦,那你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呢?
心理老师:你看过《肖生克的救赎》吗?
心理老师:看过。
小刘:那里面的那个主演是不是很酷。
心理老师:你说的是剧中的主人公安迪吗?
小刘:(精神一下子起来了)对对,是的,是的。
心理老师:你对读书,学习怎么看呢?
小刘:读书有什么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心理老师:你怎么会这么看呢?
小刘:你看看我们老家哪里的人,没学习,那现在混的那不是红红火火。别墅在我们村上修着,路虎揽胜开着,全村只有他最牛了。
心理老师:你很崇拜他。
小刘:是的,我们出去,有什么事在我们那个地方,报他的名字。别人都要掂量掂量。
(心理老师和小刘谈话的录音节选)
(3)对孩子进行十五天的观察与了解:
据我们心理老师,德育老师,文化老师和我们其他的工作人员了解。小刘从潜意识当中崇尚暴力,但是人非常的豪爽,非常的讲哥们儿义气。对学习没有一点的兴趣,在孩子的内心当中没有看不起读书,觉得读书没有多大的作用。小刘,做事情倒是非常的积极,也是个能做事的孩子。
(三)评估与治疗辅导建议
(1)心理老师和专家团队的评估:
综合上述的考察和了解:小刘同学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当然这样的认知偏差是小时候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孩子认知观念的影响。小刘认为读书没有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是把他们村上的人当成了模仿的对象,然而村上的人因为混社会,也许做了一些违法的事情但是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物质生活方面却越来越好,所以会给孩子的这种观念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孩子的情绪情感发展有不良的因素,孩子的脾气暴躁跟孩子的认知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孩子的意志品质相对来说发展的较好,能够有一定的吃苦精神。行为方式方面有很多偏差的地方,碰到很多事情就会用暴力解决,这才有了妈妈刚开始介绍的那样,自己都感到害怕。这也是跟孩子的认知观念有关系,黑社会的认知行为方式就是暴力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