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现状
(1) 电视剧产业链已经完善,产业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的我国电视剧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链各个主体逐渐清晰,产业链发展比较完善,是整个电视媒介产业化程度高的行业。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投资、制作、交 易、播出和广告经营五大环节在内的,有电视剧制作方、购买方、播出方、观众和广告客户等多方参与的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形态。
从产业规模来看,全国电视剧产业每年投资额可达30多亿元,2005年达到40亿元,2005年度电视剧制作许可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机构中,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单位有121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单位有1505家,电视剧产业从整体上呈现出繁荣景象。
(2) 生产数量逐渐上升近几年随着电视剧市场的不断扩大,电视剧产量也在逐步提高。
2001年,获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集数约为8877集;2002年获得发行许可的约为9005集;到了2003年全国电视剧完成量突破万集大关,达到10381集;2004年,中国电视剧产量已经达到五六百部12000多集;2005年全国各类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514部12447集。
(3) 电视剧投资与回报
现代剧的制作成本一般在25~35万元/集,古装剧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一般为40~45万元/集,而一些大制作电视剧投资额都在50万元/集,甚至60万元/集。从整体上看,电视剧生产供大于求,属买方市场。电视剧市场主要分四个层面:一是中央电视台,二是省级电视台,三是省会电视台和其他城市台,四是海外市场。中央电视台是惟一的电视台,由于它的垄断性,制作方更看中它的影响力与社会效益。再加上付款比较及时,一般情况下,片酬较低,利润较少,成本之外略有盈余。
省市电视台市场,如果片子质量好,发行得好,一般高于中央电视台,但是要经受发行成本高和回报周期长的考验。同时也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垄断式经营的问题。一家不就失去了一个城市的市场份额。海外市场一般欢迎古装戏、历史戏、名著改编等,农村戏、现实题材很难打入海外市场。
(4) 电视剧生产与播出之间形成供大于求的矛盾
2005年全国共制作生产电视剧514部12451集,其中央视播出79部1855集,分别占总量的15.4%和14.9%;省台播出157部4034集,分别占总量的30.5%和32.4%;地方台播出80部1893集,分别占总量的15.6%和15.2%;待播剧目36部884集,分别占总量的7%和7.1%;未播剧目93部2341集,分别占总量的18.1%和18.8%;未调查到剧目69部1444集,分别占总量的13.4%和11.6%。2005年制作生产电视剧的播出、发行总量为445部11007集,分别占总制作量的86.6%和88.4%。如果按照35万元/集的平均价格计算,则2005年电视剧市场交 易总额为38.5亿元左右,与全年电视剧投资总量的40多亿元的规模相比,电视剧市场整体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
一方面,电视剧生产总量与播出总量之间存在供大于求的关系,另一方面,电视台的黄金档又经常会出现重播剧的现象。这就形成了电视剧在生产总量上供大于求,而精品电视剧求大于供的特殊局面。因此坚持精品生产是生存发展之必须。
(5) 播剧、独播剧形成产业运作新的模式
从2004年开始,电视台加大了对独播剧、上星权的争夺,这种现象在2005年比较突出。2005年湖南卫视以8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韩国电视剧《大长今》。2006年浙江台斥资5亿元购买了独播剧。从发展趋势来看,2006年电视台增加了对剧的投入。
2005年,电视剧交 易中出现“以点论价”的方式。“以点论价”,是指电视剧双方——主要是指制片方和电视台,根据收视率,即“点”的高低,最终决定价格的一种购销方式。这种依照收视率高低“以点论价”的电视剧卖方式,1999年5月在上海早试行。当时,上海电视台购买的是电视剧《田教授家的28个保姆》。此后,北京、重庆、安徽、江苏等电视台也相继尝试了这种机制。到2004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也开始尝试推行“以点论价”的购销机制,并在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影视节目展中以此法收购了商贾题材剧《龙票》。至此,“以点论价”在沉寂了一段时期后又成为业内热门话题,引起了关注和重视。电视剧《龙票》作为全国个与中央电视台签署协议,以收视率决定购买价格的电视连续剧,最终全部43集的平均收视率只有1.4%,这与开播前合约中规定的基础线3.5%相差甚远,制片方因此蒙受了100多万元的损失。同年,《梅花档案》在北京台播出,第一周的收视率就达到10.1%,第二周上升到15.4%,平均收视率为13.8%,成为当年北京台收视率高的电视剧。同时,也从“以点论价”中得到了市场带来的实惠。
(6) 数字技术兴起扩大了电视剧播出平台
数字媒体在2005年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从理论上讲会拉动电视剧的需求,但是从短期来看,由于用户量、技术标准等众多原因,这种推动力还没有体现出来,预计在未来5年内,数字媒体的成熟会对电视剧市场造成较大影响。业内把新出现的节目传播形态称作“新媒体”业务,主要包括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等。
截至2005年11月,全国共开播付费影视频道18个,其中11家以电视剧为主。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在100万左右,网络电视拥有5300万宽带用户的基础,而3G时代到来将使手机电视进入更多普通手机用户手中。高清电视作为数字电视的业务之一,也是电视剧版权销售的另一通道,目前央视和上海文广都已推出高清频道。
2.前景分析
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中国的媒体格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视剧播出平台得到极大的延伸,新兴的电视媒体形式包括数字付费电视、VOD点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等。在这种电视剧拥有多样化出口的趋势下,电视剧产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契机,其生产、交 易和盈利模式也将发生适应性的调整。
2017下半年及2018年电视剧市场预测
1、 今年下半年有香港回归20周年、建军90周年,十九大召开等重大事件,可以说下半年电视剧市场主旋律当道。
2、 由于上条原因,非主旋律题材大剧播出空间将受挤压,有些剧目为早日收回投资,可能会选择先网后台的播出方式,当然这也将会激化网台矛盾,使制作单位左右为难。
3、 因中韩关系前途未卜,涉韩电视剧何时解禁仍然是未知数。即使解禁,又恰逢主旋律年,只能细水长流,积压的54部涉韩剧凶多吉少,令人堪忧。
4、 由于收视率作日渐疯狂,使大多数卫视和制作单位不堪重负,双方受损,黑道受益。以辽宁卫视为代表的二线卫视开始觉悟,将陆续放弃收视率挂钩。上海电视节期间,一些公司向协会提出建议,在适当时候联合部分电视台,以制播双方名义再次向收视率作开战。
5、 十九大以后,中国思想文化战线将推出一系列。电视剧市场长期积累下来的那些重要问题,有望得到治理和根除。
6、 主旋律年过后,明年上半年无重大政治事件,多样化题材剧将会得到释放,但因处于十九大宣传期,又值新领导上任,管理部门不会一下子批准过多非主流题材剧上星。究竟哪些剧能够上档,想必会面临一场重大争夺战,除了剧目本身过硬外,还在考验出品方的幕后实力。
7、 展望2018、2019两年,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两个重大事件。故而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一年开机的电视剧都必须关注这两个事件,唯有此才可能获得政府支持,占领市场先机。
8、 十九大后,解决台湾问题也可能将提上议事日程。中国电视剧工作者应当认清形势,早日谋划,全力打造精品力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