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往往都是因为孩子的情绪没有办法被顺利地完结才形成的。所以,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你可以去抱着他、陪着他,让他顺利地慢慢地停下来。如果你强制性地不让他哭,相当于你剥夺了他伤感的权利,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
孩子可能会害怕大人的看法,害怕老师的评价,害怕失败,害怕挫折……你要从小就告诉他,别人和你不一样,你可以有不一样的看法,你不可能取悦所有的人。
如果有人和你的评价不一样,看法不一样,那是他的事情,和你没有关系。他需要从小就明白,自己是可以有主见的,是可以表达不同的,他并不一定要顺应所有的人。其次,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很多时候家长过于强调“赢”,过度强调成绩和名次,会让孩子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孩子考,但是当你过度强调它的时候,潜意识就会产生阻抗和抗拒。
家长自己要放松,在人生的长河中,除了几次考试,其实没有输赢的,并不是说你就会是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只有在有对手的时候才会在意。当孩子走入社会,他们慢慢会发现大的对手反而是自己。
不要去比较,也不要去比较别人的生活方式,因为人的生活是综合的,并不是单一的维度,没有失败和成功的说法。
我们培养孩子的关键,就是他和失败的关系。我们让他能够去的是自己,能够自己内在的恐惧,就是一种很的品质。
很多孩子在公众场合,例如一些演出、比赛时会紧张,这种紧张会和恐惧、害怕混合在一起。这个时候,你跟他说不要紧张,他只会越来越紧张。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只会接收“紧张”这一种信息。
三次同步法可以帮助孩子放下紧张。简单地说就是用三句话去引导他。
比如。你的孩子要参加一个比赛,有可能是个英语比赛、演讲比赛,他很紧张,在家里练习。
你可以问他:“你是不是很紧张?”他可能会回答:“是的。”这是句话。然后你可以跟他说第二句:“没错,这种场合的确令人紧张。”你会发现前两句话孩子是没办法反抗或反对的。第三句话你可以说:“我也很紧张,我上台发言也很紧张,这很正常。”
这三句话循序渐进地表达了:他很紧张;你告诉他紧张很正常,你自己也很紧张。这就用到了我们讲的信念和情绪的间接反转法的原理。我们没有做直接的反转,而是做了三次的跟随。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哪怕紧张永远存在,我也无条件地接纳我自己、爱我自己是一样的道理。
这三次跟随以后,接下来的一句话,你跟进一个隐性的引导,他会被你所带领。你可以告诉他:“我每次紧张的时候就做个深呼吸,放松肩膀和胸口,我的紧张就可以得到缓解。”
当你这样做引导的时候,他会被你所引导,你可以把这看成某种意义上的“催眠”,说明他愿意接受你语言引导,愿意被植入新的信念。
通过这种方式,你教会了他一种新的技能,他可以用在他紧张的任何场合、任何时候,这才是父母真正该教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