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呱呱落地,好像没有想象那么美好,生活中充满着大大小小的挑战:好不容易在喂养路上摸爬滚打顺利通关随之而来的是学习能力和认知提升的难题
● 刚开始训练,TA就要嚷嚷上厕所;● 一有“风吹草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开小差;● 想让TA好好读完一本书,更是难上加难......
让宝宝专心安坐宛如一场让人头疼的硬仗,打骂吼这样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不落。
我们常常以“不能耽误孩子的时间”的理由,采用多报机构的“高强度”战术,但是效果上总是觉得差强人意,弄不清到底该如何去有效地帮助孩子。相信今天的课程分享会给您一个全新的理念。
子曰儿童成长中心的负责人张豹老师将从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和培养”上为你打开全新的教育康复视角。作为深耕特殊儿童教育6年多的,张老师影响过近1000家庭,成功帮助的宝宝不计其数。
▲张豹老师给家长们培训
在从事教育行业的过程中,张老师也接触过非常多为宝宝注意力苦恼的家长,仔细了解后发现,这些家长或多或少都对宝宝的注意力存在着误解。
01
把注意简单理解为“长时间做某件事的能力”
很多宝宝能看玩一小时游戏,但是不能写一小时作业。其实注意分为两个方面:“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日常玩iPad、玩游戏往往不是一种高品质的“有意注意”过程,也许更多的只是一种兴趣刺激,没有学习内容。
02
宝宝还小,没有注意力
每个年龄段,都有该年龄段注意力的正常水平。例如
● 躲在妈妈肚子里的胚胎,注意到外部的声响,会踢一踢妈妈的肚子;
● 1~3个月的婴儿偏好曲线多于直线;
● 3~6个月的婴儿惊奇于大千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
......
家长们需要抓住每一个瞬间,培养宝宝的注意。
03
搜集各种各样训练方法套在宝宝身上
有的方法太麻烦,不实际;有的方法耗时长,宝宝没时间配合;有的方法太枯燥,宝宝不愿意接受。
针对这些困难,张老师仔细研究后发现,只要紧密围绕注意核心品质:广度、稳定性、转移性、分配性进行训练,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
广度:增加注意范围
稳定性:学习行为更加稳定集中,有合理的注意时长
转移性: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外一个活动依旧可以专心
分配性:集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
为此,他结合自己6年多的教育经验和家长们的痛点,研究了一节拯救宝宝注意力的直播课,2019年9月19日(周四)20:00将与大家见面!
课程目标:
● 了解注意的概念和类型● 明白宝宝注意的发生与发展● 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宝宝的注意,通过活动提高注意品质● 在日常教育引导过程中能遵循宝宝注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选择有效的材料和正确的引导方式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