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聆教育
置顶
该校与厚学网暂未合作,平台不保证课程的真实有效性,如有侵权等争议,请及时与厚学网联系处理

心聆教育学习治疗师常晓敏老师做客《成长在线》节目

52 2023-07-04 14:20:03

学习笔记

近日,学习治疗师高级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常晓敏老师,应哈尔滨广播电视台邀请线上做客《成长在线》节目,就“家庭教育”这一主题开展深入讨论。现将部分重点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学习。

个案分享:



于女士(化名)的儿子在读小学一年级,从入学到现在,陪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学习写作业的日子让赵女士特别有耗竭感,越发力不从心。

于女士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儿子出生到现在,买书、买玩具、报兴趣班,对儿子的教育投资从不吝啬,就是希望能为上学打下好基础。

她想不通,儿子爱听故事、爱看书,玩喜欢的玩具几个小时都不动地方,可是一写作业就坐不住,尤其不爱动笔书写。磨蹭、拖延,家长帮助制定的计划不愿意去完成,赵女士怎么也没预料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状态经常在家里上演。

最近儿子经常因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课堂纪律被老师叫家长,赵女士感觉特别挫败抑郁。孩子不好好学习她真生气,气到控制不住打了孩子,她又十分内疚心疼、自责焦虑。也知道打骂方式教育不对,怎么就控制不住自己呢?

常晓敏解析:



每一个父母都认为自己爱孩子,为孩子付出所有,呕心沥血,然而依然不见成效,孩子出现各种不同行为方式叛逆,伤透脑筋。于是,加大力气按照自己认为天经地义的方式去强加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做人,结果更是事与愿违,精疲力尽,恶性循环,永无止境……
 
伟大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的一句话: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无可厚非,每一个类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同时
在这个共同的大愿景下,成人总启动自己的性格模式去要求改变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 言传不如身教。”在评判孩子的行为之前,不如停下来先观察孩子身边的重要榜样人物——自己!当你对孩子做过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的要求感到生气、怨恨、沮丧、恐惧等负面情绪时,你可能会产生向孩子发飙或者动手的冲动。为什么面对孩子的行为没有第一时间去尝试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发飙,或者陷入失望、沮丧、担心、恐慌的状态呢?


教育是一种唤醒的方式,它能使你的孩子从外到内都得到提升。你认为你的教育是正确的吗?对于植物,如果这些花有什么问题,那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根。父母常常把孩子的问题“看”成自己的外在投射。实质上,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父母。了解并看到自己的内在小孩儿,自我成长是每一个被焦虑恐惧裹挟的妈妈们的必修课。否则,很容易进入以下育儿误区。
 
一、口无择言地给孩子定“罪名”
 
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得出的结论就是孩子不认真、不努力、不听话,更有甚者会被贴上”笨脑子“的标签;孩子见到客人不打招呼,得出结论就是孩子不懂礼貌、孩子内向、孩子不善交流;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得出的结论就是惹是生非、胆小怕事、胆小鬼……
 
智慧提醒:
1.父母要问问自己,这些“罪名”你第一次听说是什么时候?
2.你小时候自己有无这些行为,如果有,当时发生了什么?


二、孩子必须听命于我
 
对孩子的日常饮食,穿着打扮有明确的要求,孩子必须听话照做;对孩子学什么特长,交什么朋友有自己的规划和标准,孩子必须配合;孩子提出家长认为不合理的要求,立刻否定。

智慧提醒:
1. 您为何对孩子的成长如此紧张?
2.对孩子各种要求的背后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3.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三、孩子成长中遇到问题责备自己

我没有把孩子照顾好;我不是一个优秀的妈妈;因为我,孩子才会……

智慧提醒:
1.家长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2.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曾说过:“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下次再发火,再犯错的时候,我们的内疚感就不会那么强烈,也就更容易面对孩子的问题,坚守自己的底线。”
 
当孩子又让你产生不好的情绪,想要发火时,别再口不择言、冲动行事。停下来问自己:
 
1. 这种感觉都是因为孩子所做的事情造成的么?
2.与孩子同龄时,自己经历过哪些类似的事情?
3. 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回应?
4. 如果沿袭父母当初的教育模式有效么?


看过这样一个调查统计:83.2%性格内向、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男孩,87.4%性格急躁、悲观消极、情绪敏感的女孩,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严厉刻板、脾气暴躁的妈妈。母亲的情绪,映照着孩子的世界。当妈妈陷入悲观情绪时,就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甚至长期情绪低落、自卑懦弱。而一个冷漠阴郁的妈妈会让一家人处于压抑中,互相指责,彼此伤害,给孩子造成一生的心理阴影。


菲利帕.佩里:“无论孩子的年纪多大,他都会以行动来提醒你,你在他那个年纪时所经历的情绪。”孩子的表现让你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时,请关注自己内心的小孩儿,避免因为对父母教养方式的不满,演变成对孩子的挑剔。

常晓敏

北京市多所中小学家长学校项目负责人、北京市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项目专家团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习治疗师高级讲师
研究领域:学生心理、学习困难、学情分析及家庭教育研究等方面工作等

文源:《哈尔滨广播电视周报》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心聆教育
热门课程 全部课程

热门动态

申请免费试听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为您免费回电

立即申请
刷新
图形验证
关闭
>>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